無論在人文,科學還是藝術領域,大唐帝國都湧現出一大批世界頂尖專家學者,比如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化學家諾貝爾,電氣業巨擎西門子,現代兵器工業劃時代的人物柯爾特,皆屬於此列。
截止19世紀末
大唐帝國總人口從1890年末1.459億人,進一步增長到1.742億,人口總量是俄德兩國之和,實現了穩步增長。
國民經濟總量在1888年度179.6億唐元基礎上翻番,達到375.9億唐元,是英德法三國經濟總量(注;僅計算歐洲本土經濟產出,不含殖民地)之和,穩坐世界頭把交椅的寶座。
正是因為雄厚的經濟基礎,正在發生的東印度群島戰爭沒有造成任何經濟壓力,彷彿大粗腿上拔根毛。
東印度群島戰爭的軍費由皇室和帝國政府共同承擔,為期半年的戰爭花了1.32億唐元,沒有任何壓力。
隨著新佔領區形勢穩定,北美本土大量嗅覺靈敏的商人和投機者乘船前往東印度群島地區,意圖搶佔東南亞市場,從而形成了新的殖民熱潮。
東印度群島不同於遙遠的雲中省,這裡距離神州大陸更近,距離華裔海外社會群體有極強存在感的東南亞各地區更近,發展基礎相當好。
無論是在英屬印度總督府,英屬海峽總督府,法屬中南半島西貢總督府還是泰王國,扶桑王國,朝鮮王國,緬甸王國,琉球王國或奄美王國,華商都在當地佔據多少不等的經濟份額,族裔血脈的紐帶讓華人更容易接入當地市場,擁有更多的商業機會。
藉助著盛唐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幅射,華裔商人將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熱氣球俱樂部的草坪上
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戴著墨鏡,悠閒的坐在帳篷邊看著眼前的闔家歡樂場景,氣度高雅而尊貴。
他是喬裝後的皇帝李察,時光彷彿在他的身上凝固,看不出多少歲月的痕跡,比已經發福的皇太子唐李乾顯得年輕的多。
一隻玩具橡膠球滾到了帳篷邊,後方是一前一後跑來的兩個男孩子,年齡只有七八歲的樣子,一邊跑一邊快樂的嬉笑著。
佯裝在旁邊走動的便衣軍官們立刻緊張起來,皇帝李察擺擺手讓他們不要大驚小怪,免得嚇著孩子。
小男孩跑了過來,看到球已經在皇帝李察的手上,急忙喊道;“叔叔,這球是我的。”
聽到這個小男孩喊了一聲“叔叔”,旁邊的皇家侍從武官室的親衛軍官們被唬的臉色都白了,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皇帝李察聞言卻笑了,神情和煦的拿著球道;“小朋友,球會還給你的……”他伸手從桌上拿兩個巧克力,舉起來誘惑性的說道;“回答兩個問題,不但球還給你們,每個人還可以得到一塊巧克力獎勵。”
“好哎好哎,叔叔你問吧。”
“你們上學了嗎?”
“上學了,我上二年級,樂樂上一年級。”
“那你們學校穿補丁衣服的同學多嗎?”
“我們班有幾個,老師說要多幫助他們,都是頭上長著黃毛的鬼佬。”
“你喜歡和他們玩嗎?”
“嗯,不喜歡。他們國語說的不好,還帶著奇怪的腔調,同學們總會嘲笑這些小鬼佬。叔叔叔叔……你都問好多問題了。”
“好好好,球給你,一人獎勵一塊巧克力,去玩兒吧。”
看著兩個男孩子快樂奔跑而去的身影,皇帝李察端起桌上的熱茶喝了一口,深邃的目光似乎在考慮什麼?
帝國本土作為一個相對開放包容的社會,對白人移民的待遇一視同仁,保證其財產和就業以及人身安全。
但習慣性的歧視和排擠無處不在,就比如“鬼佬”這個稱呼非常流行,不論歐洲哪國後裔都是鬼佬。
唐人習慣以天朝上國自居,而墨西哥人和南美人則會被稱為紅蕃,印第安或者南美及太平洋各地區土著則被稱為“夷狄”,扶桑特指倭人或倭奴,鄙視之意溢於言表!
在這個不提倡人人平等的時代,帝國社會中幾乎處處可以看到類似歧視的場面,大家見怪不怪了。
皇帝李察也無心去改變,但白人移民普遍受到歧視,這也是北美特有的情況,在世界其他地區根本看不到。
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大唐帝國富裕的上層權貴和資本家,幾乎九成半以上都是華裔,中產階層的規模更大。
一些移民北美的白人家庭,德裔大多從事農業和文教行業,義大利裔從事皮革業,製鞋手工業和人力車伕居多,愛爾蘭人開餐館酒吧,從事農業,釀酒業和伐木業較為常見。
白人大多處於社會中低階層,在政府和軍隊、警察、司法及銀行石油等跨國企業任職較少,影響力也較低。
至於所謂的猶太人,在大唐帝國發達的金融業根本就沒有立足之地,只能從事馬戲團或遊動妓療之類的行業,就連算命都玩不轉。
因為大唐帝國社會以華裔為主,講不好國語先天就丟失了接近九成的市場,比起華裔算命先生來,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