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後
四月下旬
穩步進攻的大唐帝國軍隊,除了一些山林偏僻地帶,基本佔據了爪哇島95%以上的村鎮,穩步鞏固勝利局面。
5月3日,荷軍總司令馮博格坎普中將率領370餘人殘敵在萬隆以南31公里的偏僻鄉村,被帝國圍剿部隊包圍,當場擊斃,餘眾或死或俘,無一漏網。
5月27日
荷屬東印度群島總督坡斯勳爵在一個沿海小漁村被抓捕,他的身邊只有總督府秘書維爾特曼,兩人裝扮成漁民躲在這裡已經超過一週。
能夠順利抓獲敵酋意義重大,這少不了僑居當地的華人提供的準確情報。
大量打散躲藏起來的白人殘部,無論是躲藏在偏僻鄉村中還是雨林裡,都像老鼠一樣一個一個被挖出來消滅,根本成不了什麼氣候。
說到這裡
就不得不提到荷屬東印度群島“甲必丹”制度,甲必丹也有頭人和首領的意思,是荷蘭殖民地政府賦予當地華裔僑領的官方認可,大多由華裔包稅人擔任。
“甲必丹”在荷蘭殖民地中權力很大,儼然一個小型政府。不但擁有向普通商戶和民眾收稅權,而且私設公堂,調解民事糾紛,懲治不法,擁有監舍和私人武裝,負責彈壓地方治安。
這也是荷蘭殖民者人口太少,不得不借鑑英國殖民地的“以夷治夷”經驗,扶持華人作為僅次於白人的統治階級,對當地土著和社會事務進行管控。
在帝國軍隊大舉進入爪哇島的同時,喬居當地的華裔紛紛充當了帶路黨的角色,對徹底清剿荷蘭抵抗勢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這一段時間,華裔移民在整個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社會地位較高,享有與白人同樣的待遇,在此期間積累了大量財富,奠定了後世的經濟主導地位。
若非甲午戰爭拉下神州虛弱的遮羞布,華人移民社會的境況還會更好。
當今時代
伴隨著大唐帝國在北美的飛速崛起,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擴張,重視對海外華裔社會權益的保護,任誰也不敢小覷華人。
荷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為頻繁侵犯蘭芳國華人權益,引來了大唐帝國聖皇陛下震怒,大舉興兵遠征。
荷蘭王國在東南亞經營長達三百餘年的殖民地就此灰飛煙滅,整個東印度群島落入大唐帝國的掌控中,一時間國際影響力高漲。
世界各國誰都不瞎,一個在非洲,一個在東南亞同時發生的兩場戰爭,對付的都是荷蘭人及其後裔。
英國軍隊在南非被打得滿頭包,敗仗連連損失巨大,至5月下旬已經增兵至45萬之巨,不顧傷亡地展開了新一輪攻勢。
而在東印度群島,大唐帝國軍隊一路摧枯拉朽的擊敗二十餘萬荷軍,用時半年多便徹底掌控時局,期間還停戰了三個多月。
兩下對比,高下立判。
當然,在大唐帝國軍隊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也不是沒有狂風惡浪。
在這一年的5月28日,以英法德俄日為首的8個列強國家,悍然發動了對東方的入侵戰爭……(這裡不復贅述)
陽光明媚的6月中旬
西都長安
帝國本土沒有受到戰爭的一丁點兒影響,也看不到戰爭的些許痕跡,,延續了上個世紀的良好基礎,工商業和農業的繁榮發展。
在距離長安城數10公里的東郊曠野上,綠色草坡上點綴著幾百座帳篷,帳篷邊兒的桌上,擺放著各種食物和飲料,還有啤酒。
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而孩子們則在帳篷邊和汽車旁玩耍,一片閒情愜意的景象。
遠處較為空曠的地帶,有幾十個五顏六色的熱氣球,有的正在升空,有的正在準備,這是一次郊外的熱氣球活動。
熱氣球是一種新潮而又昂貴的運動,大多以俱樂部的形式存在,帝國一些貴族和富商子弟尤其熱衷於此,漸漸形成了熱潮。
在帝國各省各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熱氣球俱樂部,享受著那種飛上藍天的自由感覺。
對天空的嚮往導致許多稀奇古怪的飛行器發明,這是一個新發明,新思想頻出的年代。歐洲的民族主義覺醒運動愈演愈烈,並且逐漸向世界範圍擴散。
大唐帝國北美本土作為一個和平發展40年的區域(指1861年第2次北美戰爭後),國內環境穩定,治安良好,科技文化與工商業發展環境尤佳。
代表第2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工業經濟發展蓬勃向上,是長達50餘年的“聖皇黃金時代”,奠定了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寶座。
大唐帝國崇尚宗教信仰自由,這裡沒有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宗教迫害,沒有英國近乎窒息的森嚴等級劃分,民眾生活普遍富裕安定,發展環境極佳。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無論歐洲任何族裔的白人,在大唐帝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因而極具吸引力。
在19世紀末的十年,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總數就達到641萬,這給大唐帝國社會帶來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蓬勃活力,綻放出絢麗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