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宮的度假歲月非常悠閒,這兩個多月期間,皇帝李察還抽空前往北方各省視察了一圈,從科羅拉多省北上直抵蒙大拿省,在蒙大拿省的荒原裡縱馬馳騁,參與了一年一度獵殺野牛的大型圍獵活動。
蒙大拿省一年一度圍獵野牛的活動持續6周時間,吸引了帝國很多有錢又有閒的貴族前來體會這狂野風情,漸漸的演變成當地特色節目。
皇帝李察在這裡好好過了一把癮之後,即興命名為“蒙大拿野牛節”。
從蒙大拿省向東至北達省,明尼蘇達省,威斯康星省,艾奧瓦省,伊利諾伊省,再向西抵達密歇根省,這一圈視察下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所看到,所見到繁榮豐收的景象讓人滿意。
這片廣闊的北美中部大平原上,無數的城鎮已經看不到戰爭的痕跡,散落了在曠野上的特色民居和莊園式建築隨處可見,騎馬放牧的華裔牛仔們在藍天白雲之間常會縱聲高歌,唱的竟然是信天游的調子。
細究起來
原來那邊安置的是從陝北逃難到膠東半島的華裔移民,怪不得唱歌都帶著黃土高原的粗獷風情,那就沒問題了。
在北美中部大平原上
肥沃的黑土地與化肥的結合,就是讓人驚訝的糧食高產,那產量有多高呢?
在大唐帝國西部和南部各省,不用化肥的小麥畝產量普遍在120磅至160磅之間,施肥後,畝產量能陡增至420磅至四百六七十磅之間,增產3~4倍。
在北美中部大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上,畝產量平均在200~250之間,可以算是高產了。用了化肥以後,畝產量平均都在600磅以上,最多的能達到每產750磅左右,產量同樣增長三倍以上。
只可惜現有的化肥產量有限,已經建成的七家化肥廠,僅能滿足帝國本土農田所需的不足5%,制約化肥廠擴充產能的就是天然鉀鹼礦床開採規模和總量,無法繼續擴張。
依據現有的化肥產量,蓋洛普的世界級鉀鹼礦床也僅夠開採33年。
糧食增產的另一個渠道就是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三國交界處的阿塔卡馬大沙漠裡盛產的鳥糞和硝石礦藏,前者是一種優質的天然有機肥料,後者則是兵工廠用來製造火藥的重要原料,具有相當高的戰略價值。
1866年,智利與玻利維亞簽訂邊界條約,規定以南緯24°線為兩國邊界,南緯23°線與25°線之間一切礦產品和輸出產品的關稅,由兩國平分。
同年,智利和英唐兩國合資經營的硝石公司同玻利維亞簽訂合同,取得在安託法加斯塔地區的開採權,開採當地豐富的鳥糞和硝石資源,這個超大型的礦石公司就是位於阿塔卡馬大沙漠北部。
島糞不需要任何加工,簡單粉碎後撒在田中就是最好的肥料。
大唐帝國每年按照礦產公司的股份權益,能獲得約4.75萬噸鳥糞和1.1萬噸硝石,這些寶貴的資源,令大唐帝國更多的良田的獲得豐收,擁有充足的原料製造炸藥,是極具戰略意義的資源。
大唐帝國能夠搶下礦產公司27%的股權,當真是費了九牛二虎的勁兒。
真要說起來
阿塔卡瑪大沙漠裡豐富的鳥糞硝石資源,最初是普魯士人發現的,訊息不脛而走以後,立馬引來了嗅覺靈敏的英國人。
結果就是英國人大喜過望,由於該礦場處於三國交界處,英國立刻與利智政府,玻利維亞和秘魯政府商討成立經營鳥糞和硝石的礦業公司,英國人獨佔78%的股權,南美洲三國分享剩下的22%的股權。
大唐帝國知道這個訊息慢了一拍,但強勢的介入了進來。
作為整個美洲的龍頭老大,南美洲的寶貴資源怎麼可能沒份呢?
若是放在其他地方
大英帝國真的可以有100種辦法拒絕,但是在南美就不行,這就是地頭蛇的厲害之處。
別看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即便霸佔了整個礦場十幾萬噸的鳥糞產量,但是沒有大唐帝國的允許,一磅鳥糞或硝石也別想運出去。
道理很簡單
從這個瀕臨太平洋的南美洲礦場運輸鳥糞或硝石,最便捷的通道是中美洲巴拿馬鐵路,透過這條78公里長鐵路輸送到加勒比海沿岸的科勒港,然後在這裡裝船直接駛往英國各港口。
除此之外
也可以在智利或玻利維亞的港口裝船,向南繞過火地島進入大西洋,從這裡直接抵達英國各港口。
但是無論哪一條運輸線,都繞不開大唐帝國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