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兒子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古氏也有些不得勁。
擺手道:“算了,小月太小還沒開竅,我掰開揉碎了和她說,這孩子壓根就不理會。反正她年紀還小過幾年再定親也行。”
趙守信卻不依不饒,“娘!她年紀小不懂事,咱們可不能由著她,不行,這門親事一定要定下來。”
古氏白了他一眼,沒好氣道:“她不同意,你說怎麼定?難不成和那頭商量!”
趙守信一怔,眼珠滴溜溜的直轉,突然覺得是個好主意,不過,他暫時不打算告訴老孃。
想想又道:“小月不答應,可能是年紀太小,忘了我們明子的模樣。乾脆捎信讓錢氏帶明子來一趟。就憑咱家明子那長相,相信小月見到他本人一定會答應的。”
古氏有些遲疑,“老大啊,小月不願意就算了,她和明子年紀差的是有點大,你為什麼認死理,一定要結這門親呢?”
趙守信暗想,當然是為了死丫頭手裡的錢,不過這話卻不能直接說出來。
搓搓手笑道:“看娘說的,兒子不是關心外甥女嗎?怕她孤身一個人在這裡被人欺負。就那窩子狼心狗肺的東西,回頭他們偷偷給小月訂了親,再害了孩子。那我怎麼對得起死去的妹妹和妹夫啊!”
古氏聞言有些黯然的嘆道:“是啊,要是你妹妹,妹夫還在,哪裡需要我們替她出頭。”
“娘知道你關心小月,不過專門讓明子跑一趟,會不會耽誤他讀書啊?”古氏心裡,孫子比外孫女重。
趙守信有些為難,隨即又狠下心,說道:“怕什麼,我們明子在書館裡讀書,那學問是數一數二的,先生都說他這一場一定能中秀才。天天關在屋裡讀書也不行,讓他來一趟,正好散散心。”
說完,他頓了一下,又道:“娘你也知道這讀書花銀子多!家裡雖然有不少地,還開了雜貨鋪子,可進項有數,家裡人口又多。一年到頭並沒有多少結餘。”
古氏暗暗點頭,趙家沒有分家,趙老爺子頭幾年就走了,如今是古氏管家,自家是什麼情況她比誰都清楚。
下面兩個兒子,老大管著城裡的雜貨鋪,老二管著地裡的莊稼。
家裡的人口說多也不算多,大房一子一女。二房兩子一女。
家裡有田又有鋪子,按理說日子過的應該比一般人家好。
可家裡供個讀書人,這日子就過得有些緊張了。
又加上這幾年鋪子裡的生意不好,交上來的銀子一年比一年少。
古氏手裡的銀子越來越少了。
看老孃嘆息,趙守信繼續說道:“明子大了,書館裡束俢就是一項大頭,再加上他要參加各項考試。將來進京趕考費用會越來越大。兒子每每想起來,就覺得心裡有愧!”
他抱著腦袋,垂頭喪氣,“都是我沒本事,掙不到銀子給兒子讀書,還要連累二弟一家跟著受苦!”
古氏心裡也不好受,老二媳婦暗中抱怨過,她自己也有數,下頭孫子孫女都不小了,嫁娶又是一筆費用。
不能因為大孫子就委屈了他們。
雖然她手裡還攢些老本,也越發難以支撐了。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