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到裡面,還沒看清楚裡面的情形,林小竹就聽到一陣唧唧咕咕的聲音。她不由得微微一怔,定睛向裡面看去。由不得她不吃驚,實在是她聽到了這唧唧咕咕的聲音,正是她前世學過一點的倭語。雖然發音有些不同,很多的詞語她也聽不懂,但百分百的可以肯定,這語言應該是古代版的倭語。
待得打量了說話的那人幾眼,林小竹就更加肯定了。其實島國人無論是文字還是服飾、風俗,就極受中國的影響,所以眼前這人從衣服上看並不能一眼看出來他是島國人。但服飾終究還是有些不同的,比如衣襟的長度和寬度,比如他頭上那帶著明顯島國風韻的帽子。
這裡竟然有島國,那麼豈不意味著這個大陸,就是她原先生活的地方,只是歷史傳承不同,所以沒有了唐宋元明清?
林小竹立在那裡,兀自愣神。
“小竹。”聲畔傳來袁天野的聲音。
林小竹轉過頭去,看到袁天野疑惑而擔憂的目光。
“啊,我是覺得這人穿著有些怪異。而且他說的話,聽不懂呢。”林小竹一笑,輕聲道。
袁天野恍然。軒轅朝雖然分為四國,但大家都說一樣的話,口音並沒有差異。這男人說的話聽不懂,在林小竹看來自然奇怪。
他解釋道:“離南海國東岸不遠的地方,還有幾個島嶼,其中一個最大的,就是一個小國。島上的人說的就是這種話。”
林小竹點點頭,看向那個男人。有些民族,生性猥瑣,數典望祖。她向來不喜;更何況,在她穿越到古代前,那個國家還無恥地想要侵佔她那國家的島嶼呢。此時見這矮小的男人手裡揮舞著刀,一面片著魚片,嘴裡一面嘀嘀咕咕地說著這生魚膾是他們國家最擅長的烹飪技藝,是別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她就從心底裡感到厭惡。
看來,那民族夜郎自大的秉性,是自古有之的啊!
魚膾在我國古代是很普遍的食品,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義》收錄了各地的風俗習慣和奇人奇事。其中一條是:“祝阿(今山東齊河縣祝阿鎮)不食生魚”,代表了應劭認為不食生魚是奇風異俗。可見喜食魚膾有多普遍。此風俗由此還衍生出一個“鱠”字,專指生魚片。南北朝時,出現金齏玉膾,是中國古代生魚片菜色中最著名的。唐是食用生魚片的高峰期,這道菜不但是宮廷中常見的食品。也是平民的日常菜餚,甚至出遊時也會就地取材。生魚片亦是於唐代傳至倭國。
現在。雖然歷史朝代已面目全非,便文化的傳承還是一樣存在的。這位矮小的倭國人,竟然拿著學自中國大陸的菜餚,到它的發源地來炫耀,不是無知,就是挑釁。
很顯然,人群裡有人聽懂了這倭國人的話。氣憤地叫起來:“什麼叫你的手藝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比不上?這魚膾有的是人會做,你這點手藝算什麼?也敢跑來這裡自吹自擂!”
“他是這個意思嗎?”
“竟然敢這麼說!”
旁邊的人都義憤填膺。
那倭國人顯然沒想到竟然有人能聽懂他的話。不過他也沒抬起頭來,絲毫不見驚慌,用怪異的腔調道:“今天跟我比賽的這位,可是南海國的大廚夏山。他做的魚膾聽說在南海是最有名的。如果我今天能戰勝他,那就說明我的魚膾手藝比南海國的廚子都厲害。”
夏山?
林小竹這才抬起頭。望向了隔著長長的桌子、也正忙著片魚片的一個身影。這個身影太熟悉,不用看那張低著頭的臉,林小竹就知道這一定是夏山。
莫非夏山也來參加軒轅朝的大賽了?看到他,林小竹一陣驚喜。她跟夏山、吳平強都是山莊那一批學員裡廚藝最好的。現在她跟吳平強都進入決賽了,夏山在南海苦練那麼多年,絕對也能代表南海國來參加比賽。
她轉過頭,在夏山那邊的人群裡尋找,希望能看到另一個熟悉的身影。果然,就在離夏山不遠的地方,蘇小舒正站在那裡,眼睛緊緊地盯在夏山身上,滿臉的柔情和信任。
林小竹扯了扯袁天野,將夏山和蘇小舒指給他看。袁天野朝她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表示看見了。他可不像林小竹,一進來眼睛就盯在了那個倭國人身上,滿腔的民族仇恨。他早就看到夏山和蘇小舒了。讓夏山來參加比賽,也是他的意思。畢竟夏山的廚藝是極高的,有才華,就應該施展開來。他從不埋沒人才。所以在這裡看到夏山,最正常不過的了。
“就是。如果我們這位渡邊先生能贏了你們這裡的夏山先生,你們就得承認,你們的魚膾手藝不如我們。”那矮小的倭國人的話聲剛落,旁邊就有人附和起來。
林小竹將眼睛一眯,發現站在這邊的,還有三個人。看那樣子,應該也是倭國人。
這兩句話一出,大家更是氣憤起來,說什麼話的都有。而站在桌子旁邊、穿著石青色長衫的一箇中年男子站了起來,舉起手來大聲道:“現在渡邊大廚跟夏山大廚正在比賽,大家安靜,有什麼話等他們比完再說。”
“對,一切以結果為準。現在可是在貴國地界,強辯我們是辯不過你們的。但如果我們的渡邊先生贏了,你們再說也沒用,技藝這東西,還得憑本事說話。”一個倭國人又叫了起來。
軒轅朝的人都用目光憤憤地看向倭國人,不過卻不再說話。這倭國人可惡,但有一句話說得對,一切憑本事說話。想到此處,大家都把殷切的目光投到了夏山身上。
“你的手藝,跟夏山相比,如何?”袁天野輕聲問林小竹。他是有些擔心的。那倭國人敢這麼自吹自擂,自然是有幾分本事的。萬一夏山比不過他,難道還真像倭國人說的。軒轅朝還不如那小小的島國不成?
林小竹盯著夏山,只見他站成弓步,左手指尖輕輕壓住魚肉,右手刀口前傾,用力均勻,運刀如飛,魚片落在面前的盤子裡,片片均勻,薄如蟬翼,輕可吹起。而他面前已調好了調料。林小竹的眼力極好。雖然站在這裡有些遠,也能看出他面前的那些調料。有炸米粉絲、炸芋絲、炸麻花、京蔥白、薑絲、蘿蔔絲、尖椒絲、朝天椒、欖角碎、酸藠頭、生蒜片、花生、芝麻、白砂糖、白醋、花生油、鹽、胡椒粉,足有十八種。這些調料,一樣都不可少,少了魚臉就缺少鮮美的感覺。而在調料旁邊,還放有一個小碟。上面放著檸檬葉絲,是等會兒要放在魚膾的表面。跟著蘸調料一起入嘴的。這樣吃,魚膾便會有一股清香。
而倭國人這邊,敢於自吹自擂,倒也有幾分真本事。那矮小的倭國人刀功並不比夏山差,一片片魚片擺放在盤子裡,如孔雀開屏。而桌上的調料跟夏山相比,簡單得多。只有綠色芥末和醬油。
她輕輕搖了搖頭,道:“即使做到最好,也不比夏山強多少。”
她的刀功在山莊時就比夏山強,因武功大進的關係,現在比以前強上不少。但夏山常年呆在南海國。憑著他對廚藝的追究程度,相信他對於魚這食材。絕對了解得非同一般。每一種魚有多少刺,紋理如何,應該在哪裡下刀,魚片片出來之後,應該在什麼時候吃口感最佳,他應該最是清楚。
袁天野聽了,有些失望。只得像大家一樣,將目光投到夏山身上,希望他能把那小倭國人踩在腳下。
“放心吧,夏山一定能贏。”林小竹看著夏山,臉上慢慢綻放出笑容來。
自他們進來到現在,夏山臉上都沒有什麼表情,便是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似乎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多人看他,也絲毫沒有為倭國人的話語所動。他一直凝神貫注,他的眼中只有那條魚。
而相比之下,那倭國人的情緒就激動得多。他一直嘴裡唸唸有詞,大概心心念念想要為他的倭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