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感起兵,渡河南向,屠白馬,攻東郡,四方相應,從亂著如市,遂擴軍十數萬,聲威日大。時有汴州曹司唐偉,原為玄感屬吏,飛馬入東都告留守太孫楊佑,或問其故,說:荷受國恩而反,非忠義也;屠城劫掠,非仁德也。賊軍進犯東都在即,故遠來相告。由是,洛陽廣招甲兵以備討賊。”——《隋書•楊玄感傳•唐偉篇》。
高駟自取得了後軍兵權,馬上令李百藥專門起草了份文書,然後走營串隊,整編人馬。
官職呢,為了務實節省氣運,就以歸德校尉(從九品)自稱,下設執戢長(千夫長),百長(百夫長),什長(十夫長),伍目(伍長),甲士,遊卒來管理軍隊——這叫訂立根基!
當日,有幸目參與睹整軍建制者,便有韓世鄂與楊民行。
執戢長分別為李百藥(輜重營),柳莊(一營),尉遲恭(二營),賀懷亮(三營),楊民行(四營)韓世鄂(五營),自領親衛(六營)。然後百長和什長由上級選拔。這人馬整編的倒也利索,選出執戢長後,高駟就將自己的決定一一發出,楊、韓二人不反對,他人也只得順從。
高駟命韓世鄂部先行,把營中家眷放在中間,六千人馬從官道直行。
白馬之屠後 楊玄感的楚軍兇名迅速擴散。再加上天下百姓苦隋苛政久矣,東郡望風而降,再無半點抵抗。
東都洛陽留守大臣頓時譁然,堂上之諸公,一面抽調兵馬來援,一面派河南尹裴弘策發兵五萬拒敵。
此時楊玄感攻入河南郡後,分兵三路大張旗鼓的行軍,洛陽已然在望!
高駟擅自整軍的訊息也已傳到中軍。
對此,楊玄感反是極為滿意,能將後營家眷保護的萬無一失,又將六七大軍治理的井井有條,有如此統兵之才,其人方算是人中之傑,配得上父親對著小子的重視。
“三弟,重德那邊就讓他一力擔之。你這就代替我過去,通知他儘管放手施為。”楊玄感就沒了之前不悅,此時已是撫須微笑,對三弟楊玄縱吩咐道。
有妹夫如此,實是楊家之福!
古代宗族觀念甚強,一榮都榮,一損全損,楊玄感此時是真心覺得高興。 就算高駟日後有異心,那也是取天下之後的事了。
楊玄縱點頭,這就邁步,翻身上馬朝高駟的後營而去。
“出發!”楊玄感一聲令下,大軍再次隆隆前行。
大軍分為三路進發,楊玄感自領中軍急進,楊積善領一軍由洛水進攻,李密統一軍從北繞過北邙山進發,大軍浩浩蕩蕩,洛陽幾乎危在旦夕。
後營,高駟與楊玄縱算是認識,畢竟見過幾面,因此,兩人倒並無衝突。
“三哥,快請起。”高駟先是坦然受了他這一禮,然後才扶起他,介紹一旁諸將與他認識。
“見過楊公子。” “見過楊大人。” “三哥來啦。”
幾人各自見禮,因楊玄縱監軍,其他人到底只是將屬,因此在禮節上,諸人自是更恭敬些。
不過,即便如此,營中諸將桀驁依舊,看上去領楊玄縱大感高駟的手段不凡。
“大哥有何軍令吩咐?”高駟心中想著,隨口發問。
“重德,大哥派我來,並無他意。不過,後路安穩至關重要,要防備有隋兵趁夜來襲。”
大軍一行連日奔波,都帶了倦色,家眷婦孺更是如此。聽楊玄縱這樣說,高駟自是遵從,命人在營中收拾出一個帳篷,以供楊玄縱安歇。
天色暗下來時,高駟連夜召集諸將。
“柳莊,賀懷亮!”
“末將(末將)在。”
高駟面顯凝重,按劍笑著說著:“有戰事,你二人各帶麾下人馬護衛家眷和輜重。因此,無論戰事如何,不得擅自出兵。”
“尉遲恭、楊民行、韓世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