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亂世兵家必爭之地,俯瞰黃河中流砥柱,北望龍門,秉承茫茫禹王治水跡,浩浩長春滿人間。
有詩云:“洪波浩淼自西來,晉豫平分兩岸開。一葦才衝煙靄去,片帆又載明月來。”
天下太平三十載,昔日要塞變成了天子觀景的行宮,喚作弘農宮。
弘農宮立於山水之間,風景宜人。除了千餘府兵守衛外,剩下的就是數百宮女了。
高駟率軍趕到,那城內校尉孫鷹竟然據城而守,面對招降小卒 竟然斬使明志。
“逆賊,不得好死!諸君隨我力戰,為國盡忠,有死而已!”孫鷹大罵之餘,號令將士守城,一面向關中派出信使求援。
城下,遠到的大軍中,高駟拔劍下令,冷酷的說著:“攻城!”
自楊玄感敗亡,李密出逃後,無論是被動還是局勢所迫,都要求他用鐵石之心來應對。
因此,在中軍這邊收到訊息,就立刻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攻城。
負責攻城的是楊積善部,接到這訊息,便是呼和聲中,數隊人馬爬牆進攻,在喊殺聲的提醒下,孫鷹才猛醒過神來,帶著守軍箭射,刀劈。
只是,為時已晚,剛升任百夫長的王伯仁奮勇先登,靠著巨木作梯,猛地躍上城頭,揮動雙刀大肆砍殺。
“當我者死,避吾者生!”王伯仁步步染血,硬是在三通鼓未罷,就在城頭站穩腳跟。
見到破城有望,楊積善令全軍壓上,更是親自帶親兵衝鋒,大喝到:“破城!”
“破城!破城!破城!”
楚軍士氣如虹,大將奮勇,不到一頓飯功夫就攻下了此城,徹底佔據了弘農宮。
高駟策馬來到城內,見到滿地廝殺痕跡,頓時沉默下來。
楊積善站在那裡,等候著問話。
果然,過一會後,高駟將手裡戰報報交到了一旁常何手裡,問楊積善道:“攻城過程你是親身經歷的,有何感想?”
“守城官軍不堪一擊。”楊積善昂著頭,大聲應著。
“哼,如此小城猶有官兵抵抗。我是讓你明白大隋民心尚未盡失,不可小視。”高駟淡淡說著。
楊積善聞言,猶豫了下,像是響起了什麼,不情願地說著:“大帥,王伯仁拿住了守城主將,要不要見一見?”
“甚好,讓王伯仁把官軍頭目解到。”高駟略一沉吟,就吩咐道。
很快,伴著呵斥聲,王伯仁得意洋洋的押著衣甲殘破的孫鷹到來,抬頭見到高駟時,臉上的桀驁之氣不由得一收。
“稟告大帥,敵將孫鷹帶到。”
“鬆綁。孫將軍寬心,某不殺你,只有一事相詢。”
孫鷹活動了下手腕,忍不住沮喪道:“敗軍之將,要殺便殺,孫某絕不投降。”
“既然能活,何必求死?我只想問,將軍為何寧願戰死,也不從我義軍?”高駟不答,先反過來問著。
“義軍?爾等不過是攪亂天下之逆賊耳!口稱義軍,卻趁亂起事,敗壞聖天子徵遼東大業。託名解民之倒懸,可卻造成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開啟了亂世序幕,彼輩不過是蟻賊,焉配孫某投靠?”
孫鷹能治兵,堅毅有節,是個忠貞之士。
“你說的或許有道理,只是聖天子大業之下那累累白骨,有誰人憐?治天下,不單單是武功,也得上百姓吃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