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堡壘,這是隻存在於科幻裡的星際戰爭利器。
代表著的往往是強大無比的科技實力。
在古瓦文明和三目人族文明正常思維邏輯裡。
要是遇到的外星文明能製造行星堡壘。
那這一戰也就別打了。
雙方之間的科技差距,可能比原始時代和資訊時代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所幸的是。
克魯普文明的行星堡壘,並不是真正的行星堡壘。
或者說,做到這一切的,主要是源於通天巨塔的機械飛昇計劃。
在蕭羽看來,極可能是通天巨塔出現在了克魯普文明母星的時候。
針對這顆行星的改造就已經開始了。
數萬年,甚至可能是數十萬年的持之以恆的改造,甚至同化。
再加上這數千年來,克魯普文明的科技大爆發,步入外太空後帶來的生產力大發展。
這才造就了今日看到的行星在移動的奇蹟。
畢竟,克魯普文明可是連可控核聚變都沒有突破掌握的,更不要說能推動星球的重元素聚變裝置了。
科幻片流浪地球裡面,一切的前提,重元素聚變發動機的真實科技含量。
可是要比想象之中的,還要高得多得多。
能做到那種程度的人類文明。
開採小行星帶,組建一支龐大的星際艦隊作為緊急狀況護衛或者第二選擇,是絕對沒有大問題的。
也幸虧克魯普文明母星並沒有這些技術。
否則,看著行星堡壘脫離了軌道之後。
蕭羽就要開始考慮如何安全有效的把古瓦文明和三目人族文明撤離去水藍星避難了。
不等自己成為輝月,那是肯定不敢跑去對抗的。
黑曜石外殼雖然是在太陽裡歷練而成,卻也不敢保證能抗住反物質炸彈,重力炸彈等科幻武器的轟炸好吧?
“從我們遇到的外星文明的戰艦科技來看,對方……怎麼會具備推動一顆行星的偉力?”
“這其中一定有我們還未猜透的超文明科技在裡面作祟。”
古瓦文明的專家們,看過錄影之後,紛紛小聲討論起來。
三目人族專家也很快加入進去。
在初步的驚愕之後,他們倒也不傻,不用蕭羽提醒,就意識到錄影裡的行星堡壘並非對方取得了什麼技術突破,而應該是使用了某種未知技術,然後動用了海量的人力物力,並且耗費了不知道多少時間,才有了這一結果。
“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一顆只是動起來了的行星。”
“配套的相關技術,我猜克魯普文明大機率是沒有的。”
“嗯,我們也是如此判斷。”
“話雖如此,即便只是一顆動起來的行星,也是極大的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