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萬家網入駐大量商戶之後,業績上浮很快。
這次的300億,其中有35%是萬家網貢獻的,超過了100億的交易額。
掏寶那邊我沒看,不過應該業績不是太高。
我說掏寶,其實並不是想打擊誰,只是拿其他C2C平臺舉個例子。
這幾年,C2C的市場份額佔比,逐漸被B2C平臺超越。
要知道,就在07年的時候,C2C還是佔據網購市場絕對優勢的。
再倒推到06年,C2C佔比超過了90%。
可現在,B2C卻是開始反超C2C,是C2C領域不再具備競爭力了嗎?”
李東問了一句,不過不等其他人說話,就自己說道:“這倒不是,從萬家網來看,就知道C2C市場還是有潛力的。
可為什麼會被反超?
只能說,之前的業內龍頭,掏寶做的不夠好,讓這個領域遭到了不少質疑。
掏寶在華夏C2C領域的貢獻,沒人會去否認,尤其是開啟了免費模式,更是讓無數第三方商戶包括消費者受益,這都是值得肯定的。
可掏寶一味的擴大規模,引入了大量的第三方商戶,卻是沒有做好嚴格的管理入駐體系,包括維權售後體系、信用體系,也沒有建立成功。
這讓C2C平臺遭受了不少非議和質疑,包括公信力的喪失。
假貨氾濫,劣質品氾濫,三無產品氾濫……
因為入駐簡單,稽核簡單,隨便誰,開個網店都能買賣交易,平臺不做監管,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都是事實存在的。
而消費者買到這些產品,想維權,也極為困難。
目前,針對網購市場的維權法案還沒出爐,都是看平臺自身如何去做。
平臺幫你維權,你才能維權成功,平臺不出力,為了幾十塊錢的東西,拖的你精疲力盡,有幾個人能最後堅持下去的?
有人說,這是消費者活該,明知道那麼便宜,是假貨的可能性很大,為什麼你還要買?
是消費者活該嗎?
有些人的確是圖便宜,可很多人是因為相信平臺,包括對產品的不瞭解,才會選擇購買。
這時候,平臺就有義務有責任,幫他們維權。
實際上,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源頭來解決這些問題。
如遠方的萬家網,萬家網在入駐之前,我們都有嚴格的信用審查體系,包括實地考察!
這一點,沒有任何電商平臺能做到,唯有遠方可以。
遠方的快遞,超市門店,遍佈全國。
很多人也許根本不知道,我們萬家網每家商鋪的入駐,都會有遠方的人參與實地考察。
我不敢說,萬家網所有的商戶的產品都是好東西,所有的商家都是良心商家,可遠方這邊都有他們的詳細資訊,這也為以後維權減少了難度。
而我們和其他C2C平臺最大的一點不同,還是在於我們的售後服務體系,包括質控方面的問題。
萬家網這邊,出問題,遠方不會推諉,不會讓消費者自己去找第三方交涉,而是遠方全權處理,先期進行退換賠償。
至於找第三方維權,那是我們的責任,而不是消費者。
就這一點上,無數的消費者對C2C便不會再質疑,不會再抱著靠運氣的想法來購物。
作為行業的領袖,有些東西,包括規矩的建立,不單純是政府的責任,而是靠這個行業的龍頭來引領的。
掏寶在這一點上做的很不好,如果掏寶不急於擴張,而是紮實根基,不會導致現在的局面,讓整個平臺甚至整個領域都被人質疑否定。
當然,這些不能單純的怪掏寶,也和實際情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