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所說的話,齊洪天將信將疑,可眼下西芒與北荒拉尿拉到頭上,不得不整兵馬北上,再怎麼說自己堂堂一個鎮北大將軍守住北道口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當年國師清子元以及其他官臣不贊同齊洪天當這個鎮北大將軍,主要理由,齊洪天野心大,做人做事粗魯。
可那老皇帝給足了齊洪天面子對那些大臣說,做為一個將軍沒野心豈能成事,再說粗魯這個性子可以慢慢改掉。
對此,齊洪天是感激不盡,也改了不少粗魯樣子。
老皇帝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沒有之一,更何況齊洪天十歲那年,整個村莊鬧雪災,莊家不長鬧饑荒,餓死的餓死,凍死的凍死,全村上下沒活過來多少人。
有一天齊洪天在雪地裡正與一隻狗爭奪死牛骨頭,突然來了一隊人馬,那條高大狼狗被這隊人馬嚇得倉惶而逃,齊洪天跑過去撿起死牛骨頭在牆腳上啃著,人家啃剩下的死牛骨頭哪有什麼肉,他瘋狂砸碎死牛骨頭,吃裡面的骨髓。
那隊人馬帶頭人正是劉蕭然的父親劉耳,劉耳明啟年最後一位皇帝,月龍每一百年要換一個年號,明啟四十二年劉耳才去世的,享年四十五歲。
二十歲登基,在位二十五年,後來劉雨淵登基同樣活不長。
話說回來,當時劉耳饒有興趣地看著齊洪天的舉動,齊洪天對他們不屑一顧,自顧啃死牛骨頭。
劉耳突然大笑道:“你為何要與野狗搶一根骨頭?”
齊洪天認真道:“我要活下去,我快餓死了!”
劉耳此次北上考察災民,他看到此光景,大怒,本來發下來災糧沒入百姓手裡,把齊洪天帶回去做證人,把所有貪官都誅殺。
就這樣齊洪天被劉耳安排到軍中,當人們發現他能修行,劉耳如獲至寶,對齊洪天的疼愛有加,幾乎如親子那般看待,專請人教齊洪天修行與文化知識,齊洪天不善讀書,對修行還有幾分興趣。
而後來,修行突飛猛進,劉耳怕他跑了,畢竟這是一個不錯的修行者,封他為少將軍,才留住齊洪天,直到齊洪天打了幾次勝戰,劉耳封他為鎮北將軍,與沈豪當年鎮西將軍一樣的官位,固然沈豪將軍名聲更大。
想到這些美好的回憶,此刻齊洪天淚水不禁滑落下來,雖然齊洪天是一個粗人但喝水不忘挖井人這點道理還是懂的。
如今國難當頭,為了對得起當年劉耳的愛戴,就算王爺不與他談條件,他也會奮不顧身北上。
於是現在他命令幾名將軍整頓好兵馬,準備隨時北上。
北上在即,不能久留以此,就像王爺所說,一旦這些人過了北關口,他們士兵擴散,自己兵力不足會吃虧,一切在時間上與他們賽跑。
臨走之前,他要和老朋友告別,宮內與他能談得過三分鐘的只有蕭遠山,他與蕭遠山的脾氣都差不多。
他提著兩罐上好的綠蟻酒向蕭府走去,這綠蟻酒醇香不亞於月央城內的十里香,齊洪天獨愛該酒不單單是因為酒香更重要的是酒入杯中如翡翠。
蕭遠山在院中正教愛徒陳北安練劍,老遠就聞到酒香,忙停住向府門口走去,齊洪天提著兩壺酒笑嘻嘻跑了過來。
識趣的蕭遠山指著他笑了笑,忙轉身命令小廝去廚房做上好的菜。
陳北安疑惑問道:“師父,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