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杜爾的廚藝沒這麼好,那他就嘗不出咖哩魚頭到底好在什麼地方。
而如果袁州烹飪的食物,沒這麼好吃,也可以死不認賬的說,這不好吃如何如何。
但事實沒有這兩個如果,當杜爾吃完沉思片刻後,說道:“我對新加坡菜系不太瞭解,但對咖哩我是瞭解甚詳,這黃咖哩做得真好。”
“大多數人認為,咖哩美食就是煮著土豆、蔬菜等食物,加上咖哩粉,實際上並非這樣。”
杜爾道:“咖哩粉只是用白胡椒、花椒、小茴香、八角、肉豆蔻等香料制粉,這只是最簡便,以及最基礎的一種,實際上香料加入的時間,還有乾溼也非常重要。”
說簡單點,咖哩為什麼會有白咖哩、紅咖哩以及黃咖哩這些的區別。
黃咖哩是因為香料佔比薑黃多,而綠咖哩是青辣椒和羅勒多。
他繼續道:“本身我更愛吃綠咖哩,但袁主廚的黃咖哩,是我吃到過最好吃的黃咖哩,袁主廚加薑黃的時間真的太巧妙了,突出一點辛辣,讓辣味更多變化。”
李立和艾倫認真聽著,對兩人來說,只能吃出咖哩魚頭好吃,火候如何好,食材如何好。
但具體更細微的,兩人廚藝還是有些年輕。
“魚頭鮮嫩多汁,又焦又嫩,如果我沒想錯,是過了兩次油?不對,這個清新和澀味是怎麼來的?”杜爾皺眉沉吟數秒道:“是薄荷的味道,難道是咖哩中加了薄荷?也不對,咖哩中加薄荷無論多少,都容易主次不分。”
“只過一次油。”袁州解釋道:“然後我還把魚頭過了一次水,薄荷水。”
杜爾聞言,眼前一亮,連忙道:“過次薄荷水,真好,這樣一來淡淡的薄荷味就不會主次混亂,還能夠配合過油,鎖住魚頭的新鮮。”
越想越覺得這個細小的安排,別出心裁,先過水再過油,說起來不是什麼大操作,幾乎所有廚師都能辦到這一步。
但能夠加入這烹飪技巧,就是廚藝!
杜爾現在是深刻明白,自家小烏龜仔是為什麼要拜袁州為師了,廚藝是真好,甚至於在如此年輕,就已超過他巔峰時期。
用一道菜來判定或許有些武斷,但作為名廚杜爾之所以會如此判斷,是因為太清楚。
然後杜爾琢磨想了想,不知道袁主廚對青咖哩有沒有研究。
“袁主廚的廚藝在我之上,不愧是被稱為袁亞峰。”杜爾實事求是道。
“杜爾主廚嚴重了,廚藝交流沒有輸贏。”袁州道:“而且我對咖哩認知,其實還有待提升,和杜爾主廚交流能夠學到很多東西。”
瞧瞧這話,讓人聽著多舒服,明明廚藝這麼高,但卻如此低調,給他這麼好的臺階下,杜爾更加佩服袁州了,有實力還謙遜。
別人給臉,你不能再端著,所以杜爾道:“一道咖哩魚頭,就能看出廚藝,亞洲廚藝,我願意稱你為最強。”
“對吧對吧,父親我沒說錯吧。”艾倫還在旁邊搖旗吶喊。
杜爾瞥了艾倫一眼,道:“我的菜好了,請袁主廚點評。”
看看用詞,之前所說的是請袁主廚嚐嚐,現在吃完了袁州的咖哩魚頭後,就變成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