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步驟很複雜,摸魚外賣1號店就在京州,各項工作都很熟悉,所以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開了起來。
其他城市的摸魚外賣,肯定要慢一些,但再過一個月應該也就差不多了。
這20家門店的前期投入加在一起要300多萬,每個月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加在一起也需要六七十萬。
芮雨晨已經仔細考慮過地段、裝修、店面設計和店內桌椅器材等方面的內容,為了不給騰達丟人,都是選用高品質的。
但即使如此,投入看起來也不算多,主要還是因為所有的店面都很小。
因為裴總強調過,摸魚外賣始終都是一個外賣品牌,所以不需要那麼大的店面,留那麼五六個堂食的位子就可以了。
這20家門店只是初期的試水,芮雨晨還有更大的野心。
反正裴總說了,不管花多少錢都給兜底,那還怕啥?
可勁造!
芮雨晨分析過,摸魚外賣這個品牌從來沒賺過,裴總卻從不在意,可見裴總根本不在乎它能不能盈利,而是另有所圖。
圖什麼呢?
所有人的最終目的肯定都是賺錢,只不過有的人目光長遠。
裴總肯定是為了快速搶佔市場,先燒錢,後賺錢!
包括這次為什麼要將摸魚外賣和摸魚網咖給拆分開來?就是因為摸魚網咖已經嚴重限制了摸魚外賣的擴張。
所以,芮雨晨覺得20家門店遠遠不夠,還得再開。
這20家店主要是為了看一看摸魚外賣在不同城市的受歡迎程度,從而決定下一次投入的方向和重心。
當然,這段觀察期可能會比較長,著急不得。
與此同時,芮雨晨也沒忘記裴總建立美食實驗室的要求。
所謂的“美食實驗室”具體要怎麼做,裴總並沒有明確的指示,只是大致說了這個地方用來研究各種新口味的餐品,同時為託管健身房提供定製的健身餐。
從名字上來看,實驗室應該是與世隔絕的地方才對。
但芮雨晨考慮之後覺得,不妥。
一般的實驗室研究的都是一些危險物品或者機密專案,所以才要與世隔絕。
但是美食實驗室研究的是吃的,如果與世隔絕、遠離消費者,研究出來的美食怎麼能讓消費者們第一時間品嚐到呢?
所以,芮雨晨決定乾脆把摸魚外賣的1號門店改造成美食實驗室。
這家店就完全不考慮賺錢了,就只是用來測試最新的美食,用於收集顧客的反饋。
當然,這裡有專門的營養師和大廚,研究各種新穎的菜品之後,會用科學的方式檢測它們所含的熱量和各種營養元素,或者反過來,先確定食客所需的營養元素,再反向搭配成一套定食。
而現在,一道新的菜式被放在芮雨晨的面前。
這是美食實驗室的第一款產品,專供託管健身房的健身餐2.0。
之前託管健身房的健身餐也都是由摸魚外賣提供的,但那些健身餐跟市面上的健身餐並無本質上的區別,無非是各種青菜、糙米、雞胸肉等材料的堆砌,能提供足夠的營養,也足夠健康,但並不好吃。
而美食實驗室研究健身餐2.0,就是為了解決健身餐的一個最大的痛點,也就是不好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