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雨晨順手拿過一副筷子,從健身餐2.0中夾起一塊煎好的龍利魚,放入口中。
然後,是小塊的火龍果、雞蛋、聖女果、玉米粒、紫薯、蝦仁、海帶絲等等。
每次稍微一翻,就能翻到一些新的驚喜。
而且放入口中之後芮雨晨發現,這些食材並不是簡單地切好後就完事了,而是進行過特殊處理。
比如蝦仁,如果要健康地吃,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放少量的鹽水煮,或者用少量的油清炒,但這裡面的蝦仁明顯醃製過,帶著一種特殊的清香。
同樣的,雞蛋也不是純粹的水煮雞蛋,而是帶著一絲茶葉的清香,但又不像一般的茶葉蛋口味那麼重。
街邊賣茶葉蛋的商販往往會使用多次煮過的茶葉,同時還會新增許多醬油,所以並不健康。但美食實驗室顯然考慮到了這一點,只是稍微讓雞蛋入味了一些,並沒有長時間的煮泡。
把所有食材全都處理過一遍之後才做成沙拉,確實在口味上相比於健身餐1.0有了很大的提升。
很快,芮雨晨面前的餐盤就見底了。
服務生小心翼翼地問道:“芮總,口味還行嗎?”
芮雨晨點點頭:“還行。”
服務生又問道:“那……是不是可以作為健康餐2.0推廣到各家門店了?”
要推廣一道菜品,意味著所有門店的廚師都要掌握做法,並且做出來的菜品必須相差不大。
一方面是要非常精確地控制好各種食材的分量和烹飪時間,另一方面也需要廚師自己進行反覆練習。
所以,推廣到各家門店之後,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再作為健身餐2.0正式推向各個健身房。
芮雨晨把筷子放下了:“不行。”
服務生愣了一下,因為他看到芮雨晨把面前的一整份健身餐全都吃完了,明顯是覺得健身餐挺好吃的。
既然已經滿足了“健身餐好吃”這個要求,為什麼還是不行?
芮雨晨沒有多做解釋,只是說道:“這道菜可以考慮加入到常駐餐品中,至於健身餐2.0到底怎麼做……我還得再考慮考慮。”
芮雨晨轉身離開,留下服務生一臉茫然地收拾餐盤。
……
離開摸魚外賣1號門店之後,芮雨晨在街邊漫無目的地走著,路過一家家餐館。
聞著從裡面飄出來的飯香,芮雨晨雖然已經吃得半飽,但還是被誘惑到了。
“健身餐確實好吃了,但是……總覺得還是不夠。”
“如果偶爾吃一頓的話,倒是也不錯,但長時間吃的話,似乎還是接受不能。哪怕再好吃也不行。”
“為什麼呢?”
“不是因為它不好吃,而是因為沙拉……似乎還是不符合國人的飲食習慣,而且,它似乎也不是必需品。”
“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什麼呢?”
“首先一定要是熱的,要有溫度,沙拉是冷的,會讓人覺得不是正經飯菜;其次要充分入味,寡淡的口味會引發本能的抗拒和排斥;最後,肉一定要多。”
“而一般的健康餐沙拉,全都不符合。”
“所以,大部分人嚷嚷著要減肥,要健康,指望著每天吃健康餐減肥,實際上99%的人會放棄,哪怕吃好吃的健康餐,也是堅持不下去的。”
“因為這完全與我們的飲食本能相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