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龍傲天與小賤狗像模像樣地做了個祭灶的儀式。
曲龍珺跪坐在旁邊的床上,看著少年一本正經地對灶王爺說了幾句話。
灶頭擺放著他們要吃的晚飯。
在民俗之中,灶君是代替玉皇大帝下凡看顧每家每戶民生的神仙,透過各家各戶烹飪食物時的煙火,他便知道這戶人家是否興旺,是否勤勞,而他便在小年時節上天,回稟玉帝,而對於辛勤勞作,好好度日之人,玉帝會賜予來年的福報。
這是太平時節人們美好的念想。
而在另一個方向,每一個住有灶君的爐灶,便代表著人間的一戶人家。
她早已沒有家了。
而對方在昨日許諾,將會帶著她。
她坐在那兒,想到這些事情,笑得好甜、好甜……
……
福州。
宮殿之中張燈結綵,勵精圖治的皇帝君武,熱情地招待了過去一年裡為他悉心出力的眾多臣子。
掌握兵權,重用新人,尊王攘夷,向下奪權的各種行動正初見成效,部分輕舉妄動的大族被迎頭痛擊,打得抬不起頭來,而察覺到新君意志的堅決後,部分老臣有忠心有手段的老臣子也紛紛上策,給皇帝分享了對下方貴族們拉攏分化的各種手段,原本忐忑而行的眾人,第一次的看到了希望。
民間認同尊王攘夷,想要為新君出力的沒有根基的仁人志士們,還在不斷增加
第一批海商的船隊,也早已離開這邊,朝遙遠的南洋而去。
與天下各方一般,他們也有了稍作喘息的餘裕。
這是武朝振興二年的冬天。
瑞雪之中,預兆著豐年。
……
天空中的雲,
像是融成了灰白色的一片。
下方的原野上,覆蓋了薄薄的積雪。
長長的道路,穿過這積雪的原野,遠遠的是隱約而安詳的村落,灰雲的籠罩使得時間像是來到了傍晚,一些村落間舉起火光,橘黃的顏色增添了節日的暖意與人氣。
馬車緩緩顛簸,穿行長路。
寧毅與師師坐在車邊,看著這景色,緩緩地說話,娟兒則在裡側一點的地方,整理車上的檔案。
這邊的寧毅身著墨色的大衣,另一邊的師師穿著白色的裘衣,溫暖的靴子上,帶著白色的絨毛。
關於李如來的安排問題,他們並未有聊得太久,自土改開始,寧毅離開成都,與身邊的眾人,已有一個多月未曾見到了,即便是對於複雜的土地改革,此時需要說的,也並不到,更多的反而是聊了幾句關於於和中的問題,說了些針對戴夢微的笑話,之後,便只是瑣碎的小事。
和平的、積雪的原野,祥和的小年,令人不高興的問題,心中有所憂慮的事情,便不必說得太多,在經歷了漫長的戰亂之後,這歸家的旅途恍然間竟令人想起了當年在江寧的踏青、於汴梁的詩會一般的景象,彼時的天地自然也有令人憂心的亂象,然而更多的人生活還是擁有著太平時節的平安喜樂,更多的人,沒有在十餘年的離亂顛簸裡受盡磨難、失去生命。
這一路的旅程猶如江河的洶湧,猶如浩蕩的長歌。
他們已經不會回到當年的景象裡。
而是朝著與當年全不一樣的深邃未來裡,行駛過去。
在摸索到正確的路徑之前。
或許還將經歷漫漫的長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