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也結實得多了,很顯然花過不少的心思與力氣——從晉地一路南下,行走的道路大都坑坑窪窪,這是他一生之中第一次看見如此平整的道路,即便在童年的記憶當中,過去繁華的武朝,恐怕也不會費上這麼大的力氣休整道路。當然,他也並不確定這點,也就是了。
如今,對於看不太懂也想不太清楚的事情,他會習慣性的多看看、多想想。
過去在晉地的那段時間,他做過不少行俠仗義的事情,當然最為主要的,還是在種種威脅中作為民間的俠客,保衛女相的安危。這期間甚至也幾度與大俠史進有過往來,甚至得到過女相的親自接見。
女相原本是想勸說部分信得過的俠士加入她身邊的衛隊,不少人都答應了。但由於過去的事情,遊鴻卓對於這些“朝堂”“官場”上的種種仍抱有疑惑,不願意失去自由的身份,做出了拒絕。那邊倒也不勉強,甚至為了過去的幫助論功行賞,發給他不少銀錢。
西南大戰局勢初定後,華夏軍在成都廣邀天下來客,遊鴻卓頗為心動,但由於宗翰希尹北歸的威脅在即,他又不知道該不該走。這期間他與大俠史進有過一番交談,私下裡交手切磋,史進認為晉地的危險不大,而且遊鴻卓的身手已經頗為不俗,正需要更多的考驗和感悟做出百尺竿頭的突破,還是勸說他往西南走一趟。
讀萬卷書、要行萬里路,手底下的功夫也是如此。遊鴻卓初抵西南,自然是為了比武而來,但從入劍門關起,各類的新鮮事物新鮮場景令他讚歎不已。在成都城內呆了數日,又感受到各種衝突的跡象:有大儒的慷慨激昂,有對華夏軍的抨擊和謾罵,有它各種離經叛道引起的迷惑,私下裡的綠林間,甚至有不少俠士似乎是做了捨生取義的準備來到這裡,預備刺殺那心魔寧毅……
遊鴻卓在澤州第一次接觸這黑旗軍,當時黑旗軍主導了對田虎的那場巨大政變,女相因此上位。遊鴻卓見到了黑旗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力量,也見到了那亂局中的種種慘劇,他當時對黑旗軍的觀感不算壞,但也不好。就如同巨獸隨意的翻滾,總會碾碎不少芸芸眾生的性命。
到後來,聽說了黑旗在西南的種種事蹟,又第一次成功地打敗女真人後,他的心裡才生出好感與敬畏來,這次過來,也懷了這樣的心思。誰知道抵達這邊後,又有如此多的人稱述著對華夏軍的不滿,說著可怕的預言,其中的不少人,甚至都是飽讀詩書的博學之士。
在晉地之時,由於樓舒婉的女子之身,也有不少人憑空捏造出她的種種惡行來,只是在那邊遊鴻卓還能清晰地分辨出女相的偉大與重要。到得西南,對於那位心魔,他就難以在種種流言中判斷出對方的善與惡了。有人說他窮兵黷武、有人說他雷厲風行、有人說他破舊立新、有人說他狂悖無行……
好在他並不急著站隊,對於西南的種種狀況,也都靜靜地看著。在成都城內呆了數日之後,便申請了一張通關文書,離開城池往更南面過來——華夏軍也真是奇怪,問他出城幹什麼,遊鴻卓坦白說到處看看,對方將他打量一番,也就隨意地蓋了章子,只是叮囑了兩遍勿要做出違法的惡行來,否則必會被從嚴處理。
嘁,我要亂來,你能將我怎樣!
他這幾年與人廝殺的次數難以估量,生死之間提升迅速,對於自己的武藝也有了較為準確的拿捏。當然,由於當年趙先生教過他要敬畏規矩,他倒也不會憑著一口熱血輕易地破壞什麼公序良俗。只是心中瞎想,便拿了文書上路。
這一路緩緩遊玩。到這日下午,走到一處小樹林邊上,隨意地進去解決了人有三急的問題,朝著另一邊出去時,經過一處小路,才看到前方有著些許的動靜。
那是六名揹著兵器的武者,正站在那邊的道路旁,眺望遠處的田野景色,也有人在道旁小解。遇上這樣的綠林人,遊鴻卓並不願隨意靠近——若自己是普通人也就罷了,自己也揹著刀,恐怕就要引起對方的多想——正要悄悄離去,對方的話語,卻隨著秋風吹進了他的耳朵裡。
“……從家中出來時,只剩下五天的糧了。雖得了……大人的接濟,但這個冬天,恐怕也不好過……”
“……都怪女真人,春天都沒能種下什麼……”
“……這邊的稻子,你們看長得多好,若能拖回去一些……”
“……華夏軍都是買賣人,你能買幾斤……”
“……何況如今兩邊撕破了臉……”
“……前幾天,那姓任的書生說,華夏軍這樣,只講買賣,不講道義,不講禮義廉恥……得了天下也是萬民受苦……”
“……姓寧的死了,許多事情便能談妥。如今西南這黑旗跟外頭勢不兩立,為的是當年弒君的債,這筆債清了,大家都是漢人,都是華夏人,有什麼都能坐下來談……”
“……姓寧的可不好殺……”
“……姓任的那位說,姓寧的不好殺,是因為過往的大夥兒,毫無章法,沒有形成同力……”
“……形不成啊,姓寧的人稱心魔,真要同力了,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內鬼,有一個內鬼,大夥兒都得死……”
“……那便不必聚義,你我兄弟六人,只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姓任的說了,此次來到西南,有無數的人,想要那魔頭的性命,而今之計,即便不私下裡聯絡,只需有一人高呼,便能一呼百應,但這樣的情勢下,咱們不能所有人都去殺那魔頭……”
“……那如何做?”
“……姓任的給了建議。他道,魔頭兵多將廣,但在大戰之後,力量一直捉襟見肘,如今許多義士來到西南,只需要有三五高手刺殺魔頭即可,至於其他人,可以想想如何能讓那魔頭分兵、分心。姓任的說,那魔頭最在乎自己的家人,而他的家人,皆在張村……咱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但只要咱們動手,或引開一隊兵,讓他們抓不住人,緊張兮兮,總會有人找到機會……”
“……魔頭死了,華夏軍真會與外頭和談嗎?”
“……這許多年的事情,不就是這魔頭弄出來的嗎。往日裡綠林人來殺他,這裡聚義那裡聚義,然後便被一鍋端了。這一次不光是咱們這些習武之人了,城裡那麼多的名士大儒、飽讀詩書的,哪一個不想讓他死……月底軍隊進了城,成都城如鐵桶一般,刺殺便再無機會,只能在月底之前搏一搏了……”
“……諸位兄弟,咱們多年過命的交情,我信得過的也只有你們。咱們這次的文書是往嘉定,可只需中途往張村一折,無人攔得住我們……能抓住這魔頭的家人以作要挾固然好,但即便不行,咱們鬧出亂子來,自會有其他的人,去做這件事情……”
……
成都東面的街道,道路上能聽到一群書生的對罵,場面吵吵嚷嚷,有些混亂。
街道邊茶樓二層靠窗的位置,名叫任靜竹的灰袍書生正一面喝茶,一面與樣貌看來平凡、名字也平凡的殺手陳謂說著整個事件的構思與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