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老人都撇嘴!對陳天戈這說辭明顯不屑。
“下一個就是行業的選擇。我對國內的改革開放有些研究,我個人認為未來二十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國內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也是最大的製造基地。”
“王總監的意思是投資國內?”
“不是!國內投資並不能及時解決陳董設定的問題。談到國內是闡述需求。咱們公司目前的目標還是港島那些特定人群。”
“這樣說關係到咱們投資行業的選擇。我側重能源、原料和航運。”
陳天戈其實不在意投資那個行業,都扯淡。關鍵是如何引導會議的焦點,讓大夥能把槍口對準劉家或者羅家。
他認同王晉江闡述的道理,從遠景上論,王晉江的提議是穩妥的。可未必是他目前想做的……他現在是需要把靶子定成劉家或者羅家,然後狠狠的把巴掌甩響。
既然人不親近,那就讓人畏懼。
“陳董您好,我是風投部總監連明。曾在****供職。”
介紹的真簡潔,看來習慣於直中要害,不玩花活。屬於乾脆利索的性格。
“我贊同王總監的提議。港島富豪的移民,多傾向於歐美,而這類人的產業遍佈整個東南亞。有些原料,東南亞在整個世界上的份額很重,比如橡膠……”
陳天戈不可置否,他挑開了話題,總不能就此打住。就是大家沒有說出他的心中想,也得硬撐著聽下去。
這就是他怕麻煩的主要原因。很多事真的不能由著性子來,必須得有彎彎繞,拐拐道。本來一句話能說清楚的,也得東拉西扯的。
“連總監,王總監,有特定的物件嗎?”
胡志東在連明提到橡膠時,直接打斷了。
陳天戈不清楚,他可是清楚。劉家的主業就是橡膠和棕油,在馬來西亞有近萬畝的膠園,同時還有配套的膠廠和航運業務。
至於羅家,就是養幾條貨輪,往返於馬來西亞和港澳臺之間,幫劉家運送橡膠和棕油,賺個運費。
“劉昌明……劉昌明……”
呃……胡志東都懷疑是不是陳天戈把自己意圖已經給這兩人交過底了。他倆居然異口同聲的把目標選定了劉昌明……
“劉昌明是……?”
真服了!這還是董事長呢,這還準備把人家當作標靶呢,居然連人名字都不知道。胡志東也是無語了。
他以為陳天戈昨晚回去會針對這次會議做些功課,最起碼會對劉家的產業摸個底。誰知道都這會兒了,他還是兩眼一抹黑,屁也不知道。
他那清楚陳天戈昨晚回去想著打何爵士的臉了,只是把袁世凱的印章解放出來就美滋滋的睡了。
陳天戈根本不操心最終引不到劉家。自家公司職員,他懶得玩些江湖套路,否則一句搭一句就可以讓這倆博士按自己想的來。
畢竟人家是真的為公司著想,聽人家說完,這是尊重。
大不了最後再引導唄,這道道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