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秦的禮儀,祭品採用的是三牲案,即全牛,全豬,全羊作為‘三牲’。
在數萬秦軍、以及匈奴俘虜用了五天搭建的祭臺上,趙昊穿上了秦王冕服。
這是跟秦王嬴政當年登基時穿的秦王冕服一樣的冕服。
此刻,祭臺中間聚集著火把方陣,中間有一條用紅綢鋪設的通道,一邊是匈奴俘虜,一邊是秦軍將士。
茫茫夜色中,那成千上萬根火把與天上的繁星彷彿連在了一起,把人與天地,融為了一體。
約莫酉時一刻,趙昊在陳平、蔡賜、大虎、二虎、陳勝、吳廣、阿骨利屠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了祭臺階梯,灌嬰負責警戒。
夜風陣陣寒涼,卻澆不滅眾人的熱情,燈火搖曳,映照在趙昊的臉上,呈現出凝重的銅紅,他修長挺拔的身軀,好似為狼居山增添了一座新的山峰。
酉時二刻,一干人等在祭臺前九步左右的距離站定,擔任主祭官的蔡賜率先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只見他手持黃色絹布,朗聲宣讀了秦軍一路凱歌的功績,並代表趙昊,當作封賞了此戰立功的將士,引得將士們山呼海嘯的吶喊。
“風!”
“大風!”
這是秦人獨有的熱情,也是草原中獨特的風景。
無數匈奴人被這種氣勢震服。
他們終於知道,為什麼秦人會被成為虎狼之師,在野戰上,秦人幾乎是無敵的。
這種無敵,不光是體現在步兵和騎兵上,而是全方位的碾壓匈奴,乃至各個民族。
看到如此難得的盛況,蔡賜一時感慨萬千。
若非此生追隨秦王昊,恐怕幾生幾世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若非他立下擊殺叛國罪韓王信的功勞,也不可能有這份殊榮,擔任祭祀官。
“呼”
深吸一口氣,蔡賜肅然挺立身軀,高聲宣佈道:“祭祀開始——!”
“嗡嗡嗡!”
祭祀開始的聲音剛剛傳達,威嚴肅穆的號角聲就傳遍祭臺。
緊接著又是鼓樂奏響的聲音。
只是這聲音中摻入了胡樂的旋律,讓臺下的匈奴俘虜們心頭掠過故鄉的思念。
樂聲結束之後,蔡賜引領眾人朝拜五色社稷神,這是中原特有的祭祀神,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五色社稷神。
只見趙昊率領檯上的將軍和臺下計程車兵們一起莊嚴肅穆的行三叩九拜之禮,頓時就有身著黑色盔甲,頭戴黑色頭盔,藥跨黑色禮劍,全副武裝的軍士抬著‘三牲’出現在祭壇前。
陳平宣讀了祭文。
這時,臺上鼓樂再度響起,那聲音激盪高昂,隨著夜風傳盪到草原的每個角落。
當夜色中傳來蒼涼的匈奴樂曲,包括休屠王在內的所有匈奴當戶,都不由滿臉熱淚。
那是丟失土地的傷痛,那是失去故鄉的傷痛,那是失去親人的傷痛,那是割捨不斷的種族血緣。
這個時候,從祭壇上傳來蔡賜洪亮的聲音:“面向西北,朝拜神聖的月亮神!”
在草原部落心中,太陽神和月亮神是天神一般的存在,是他們無法違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