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恍然,而後又揶揄笑道:“這可有意思了,你們不是孔丘弟子建立的派系嗎?怎麼祖師的門戶剛滅,你們就叛變了?”
“公子此言未免有些難聽了!”
公羊敢面色一冷,沉聲道;“吾等學的是先賢經典,不是孔門經典,再者,如今的孔門,可不代表夫子他老人家....”
“哈哈哈,都說子夏之儒不被孔門承認,如今一見,所言非虛!”
趙昊大笑一陣,而後似笑非笑的追問公羊敢:“你們當真下定決心,與孔門劃清界限了?”
公羊敢無奈道:“如今這形勢,我儒家再不思變,將會徹底失去立足之地.....”
“你能想到這點,看來還不算太笨.....”
趙昊笑著感慨道:“只是某些人,恐怕致死都想不明白哦!”
其實熟悉儒家的都知道,‘公羊儒’才是符合封建王朝的儒家學說,其餘儒家學說,要麼太軟,要麼太迂腐,根本不適合封建王朝的統一思想。
當初趙昊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裡面的儒術,其實指的就是‘公羊儒’的儒術。
只不過這時候的‘公羊儒’,還不是董仲舒那時候的公羊儒。
據唐徐彥的《春秋公羊傳疏可知:
《公羊傳乃子夏傳於公羊高,高傳於其子平,平傳於其子地,地傳與其子敢,敢傳與其子壽。
到了漢景帝時,壽乃與齊人胡母子都著於竹帛。
歷經六世的口傳心授,才終於寫定成書。
據史書記載,孔子修《春秋之時,子夏時常伴隨左右,想來孔子對子夏曾耳提面命。
也就是說,子夏得《春秋真傳,這是很有可能的。
而《公羊傳被著於竹帛,是春秋史上的標誌性事件,雖然後來與《左傳各居正統,勢不兩立,但不可否認的是,論影響力,《公羊傳更勝一籌。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將《公羊傳帶入權力巔峰的那位董仲舒。
董仲舒是公羊學的泰斗,他的《天人三策以《公羊傳為基礎,大開大合,頗有一種追究到底,勇往無前的氣勢。
這種氣勢,很符合強勢的王朝。
比如始皇帝治下的秦朝,比如漢武帝統治的漢朝。
“《春秋有云:元年春王正月,本公子問你,春王正月,元年者何?”
趙昊表情澹澹的看向公羊敢,饒有興趣的問道。
公羊敢愣了一下,皺眉答道:“元年指的是魯隱公攝政第一年,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季節!”
“好,那本公子再問你,‘王’指的是誰?”
“周文王。”
“那為何說‘王’而後說‘正月’呢?”
“因為周文王制定了正月。”
“既然如此,又為何特別指出是‘王正月’呢?”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