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大家腦子裡想的都是快跑,只等著宇文邕一聲令下,便心安理得的從這個必然成為絞殺場的地方退走,卻偏偏忽略了誰來斷後的問題,此時被楊堅主動提出來,大家才恍然想起:
貌似這真的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啊……、
於是看向主動站出來做替罪羊的楊堅目光之中,也多了幾分好感和善意。
至於宇文邕,宇文邕當然是不想退的,可問題是,他現在的權威已經動搖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此次奔襲過來就是大家本著“撈著就是賺”的心態。就這,還是宇文邕三令五申才勉強湊足了軍心,士兵們好說歹說,才將軍心軍容勉強收拾好……這種軍隊其實也就能打一打順風仗,宇文邕心裡也清楚,他自信打渭南這邊會是一場順風仗,甚至,可能是一場翻身仗。
所以當他看見那面“段”字帥旗,和守在這裡的一萬齊國勁旅之後人都傻了,然後跟著他過來的勳貴和士兵也跟著懵了……
這個時候能打贏就有鬼!看大軍現在這亂糟糟的模樣,那裡是一支百戰之師?分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個個都被段韶嚇破了膽子!
宇文邕既失望又無奈,滿腔的悲憤可以將眼前這一個個怕死的孬種給燒成灰!他幾次揚起的馬鞭,卻終究是頹然放下:“那羅延願意斷後自然最好,還有誰願斷後的的?”
無人應答,宇文邕擰起了眉毛,厲聲喝問道:
“朕不求你們效死,萬一交戰不利也可自行退走,只讓你們為大軍稍做拖延而已,難道這也害怕嗎?!”
諸臣彷彿羞愧一般,紛紛垂下了腦袋,但還是無人站出。
趙仲卿面色隱現掙扎之色,楊堅是他發小,情誼深厚,而他本就是性格直爽、莽躁,被宇文邕一激之下,正要挺身而出之際,忽然身軀一震,下意識地朝楊堅看過去。
……楊堅依舊在宇文邕面前保持著恭敬地姿態,微垂著腦袋,從趙仲卿這裡望過去,恰巧能瞥見楊堅的側臉。
楊堅的表情也十分剛毅,彷彿一個忠貞死節之士。但趙仲卿曉得他對宇文家究竟有幾分忠心,那一瞬,趙仲卿分明感覺到楊堅正看著他,那眼神分明是在說:“不要動!!”
照理來說,趙仲卿沒必要聽楊堅的,但楊堅一提起什麼,他還是會下意識服從……雖然越來越看不懂這個發小,但楊堅從小到大做過的每一個決定,幾乎都沒有錯過!
而宇文邕此時丟擲的這個問題,大概……好像,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只是略想一想,趙仲卿背後便冒出了冷汗……
皇帝的目的絕不單純,如果換成別人站出來,他也絕對不會問這種問題,直接點名就完事了,但偏偏這個時候願意站出來的只有楊堅!
楊堅是什麼人?堂堂柱國,家族實力雄厚,之前還一度有謀反之嫌……
雖然宇文邕表面上是原諒了他,但以這位陛下的深沉城府,心裡的芥蒂有沒有放下還未可知呢。
此時楊堅站出來,宇文邕表面上讚賞,心裡同樣不知道在想什麼。
兩種思路,一種覺得楊堅忠貞不二,在這個時候都願意屁顛顛跑過來擋槍,不是忠臣是什麼?
另一種思路:你小子還擱朕面前演呢,貌似忠臣,實際上是跑出來要兵權來了吧?好,朕應了你,朕倒要看看,還有那個毛賊是跟你一夥的!
當然,後一種可能也許微乎其微,但絕不能說沒有……趙仲卿悄悄抬起頭,果然望見宇文邕瞥來的、飽含深意的目光,趙仲卿頭皮一緊,一臉緊張地垂下頭。
宇文邕將目光收回,嘆息一聲:“竟連朕的大將們都不願意衝陣了嗎?看來,朕這大周,果然是要亡了……”他嘴上嘆息,卻不知為何卻給人鬆了口氣的感覺,配合此時緊張的氣氛,讓人覺得十分怪異。
“那便是鄭譯、劉昉罷……你二人俱是朕信賴倚重的大臣,鄭譯自不必說,與我父有交情,我宇文氏自付對卿不薄吧?“宇文邕又看向劉昉,”你現在地位不顯,卻是朕要留給東宮的,將來富貴顯赫可期,你明白朕的苦心嗎?”
鄭譯、劉昉二人驟然被點名,也是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