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心已起,卻又暫時又無可奈何……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口老血都堵到喉嚨了卻不能噴出來。
說得就是高緯現在的心情。早晚憋出內傷。
不管動手還是不動手,到頭來都會傷到元氣,兩難境地的時候,就要看孰輕孰重了。
這壓力實在是太大,即便高緯已經布好了局,打算用幾年時間好好籌謀一番,從軍事、政治、經濟三方面入手……也難免感覺到壓力。穿越者也不是萬能的,原以為當了皇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現在發現當時一定是腦子被驢踢了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想要做一個明君,想要建立萬世不易之功業,那麼享受這種東西這輩子是別想了,就是勞累的命。想要舒服下輩子穿一個小書生吧,想怎麼噴怎麼噴,想怎麼吹牛就怎麼吹牛,反正只是一個噴子,何苦那麼幸苦,硬要做一個改變時代的總設計師呢?
反正江山沒了是皇帝的責任。“皇帝昏庸,皇帝無能,這才沒有守住基業。”
沒有當過當家人,就別說自己知道當家的苦。
世人皆知皇命難違,又豈知皇帝難為呢?
高緯看了眼幽深的宮道,四周的高牆隔絕了一切天光,頭頂的那一片窄窄的天空,雪花下的愈發急促了。
待到諸臣褪盡,高緯又獨自一人在太極殿坐了一會兒,有一個計劃在他心頭翻來覆去的醞釀:年節之後,就是時候對朝廷的官制進行改革了。改北魏官制為明代官制,再在其原本的基礎上做出一點修改,總的的來說,要做到收大權於朝廷,收大權於皇帝。文修武備……分開管理。
不到那個時候,他一點風聲也不能透露出去。一個朝廷上,部門太多,就會出現人浮於事、庸官冗官尸位素餐的情況,高緯的第一步,要精簡機構,而且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聯合鄴城,兩個都城雙管齊下,自上而下做出調整和改變。
好在工作並不是非常麻煩,工作量也不大,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有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要做出改變,將權力集中起來,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北齊官制基本沿襲北魏,僅僅在少數幾個地方略有不同罷了。明代昏君迭出,黨爭不斷,內憂外患之下尚且存活了如此久的時間,就足以說明,明代沿用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要發揮一個國家最大的潛力,只能透過全面的掌控才能實現,地方不聽中央,國家各部門自行其事,沒有完整的、具體的參政制度,國家機器的效率就會打上折扣……
高緯俯身在案上,提筆勾圈點畫,將朝廷上上下下各部門的脈絡全都細細的梳理一遍,從今往後要如何規劃職權,每一項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先把中央理清楚,接下來對地方動手就會容易許多……從朝廷,到刺史和儀同三司,再到地方郡縣,一級一級,一點點的將權力收歸中央……
高緯站直了身子,揮手道:“鋪紙,研磨!”待到內侍做好一切,高緯方才落筆,將自己最後的決定一項一項的羅列在明黃色的黃帛上。“……改民部為戶部,最高長官列為戶部尚書,設左右侍郎二位……為副官,改五兵部為為兵部,祠部為禮部……罷都官尚書,改刑部尚書……”燈影下,皇帝的下筆若飛,游龍一般矯健的氣勢在紙面上渲染開來。只等開春,這份詔書便會真正面世,會有許許多多的官職被裁撤,高緯經過了長時間的瞭解和推敲,終於再一次磨刀霍霍,對準了位列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
“娘娘……”太極殿外,一道纖細的影子出現在正門側邊。路冉和劉桃枝微微欠身,無聲的擋住了皇后的視線。皇后斛律氏來的悄無聲息,她穿的很素淨,嬌俏的小臉上只是略施粉黛,眉如遠山,一頭烏髮上只別了一支簪子,手裡提著一個保暖的食盒。婉兒並未有半點不悅,和顏悅色道:“陛下在裡面嗎?”
“陛下正在處置朝務,吩咐過了,不準任何人打擾。娘娘勿怪……”
“這麼晚了,陛下還在處理朝務?”她的一對秀眉微微蹙起,擔憂的看向裡邊。依稀看得到正殿最深處,燈火通明,伏案奮筆疾書的皇帝低垂著頭,並未察覺到妻子的到來。他彷彿總是這樣,忙忙碌碌的,永遠有處理不完的事情……
“陛下還沒有用膳吧?”
路冉拘謹的站直了,有些心虛。皇后目光嚴厲的掃了他一眼,“陛下忙,你們貼身侍候的人就應該給陛下多想想,否則陛下養著你們是幹什麼的?”
路冉的腰彎的更低了,不是他沒有勸過,只是每當皇帝在辦正事的時候脾氣就會特別兇戾暴躁,聽不得一點雜音,動不動就將人拖下去杖責,他們有心勸,卻沒有這個膽子。婉兒大抵也猜到了是怎麼一回事,丈夫的脾氣很固執,越是攔著,越是要擰著幹。隨後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罷了,從今往後多注意就是。陛下近來有頭疼的毛病,記得提醒他多休息……”
等到妻子離開,又過了一會兒,高緯頓了頓筆,面沉如水,“方才是誰在殿外?”
“啟稟陛下,是娘娘,知道陛下還沒有用膳,特地送來的。食盒在爐子邊上烘著,您看是不是……”
“……”
路冉偷眼睇著皇帝,果然聽到是娘娘,他將要發作的脾氣便壓了下去。
於是他趁熱打鐵道:“是陛下最愛吃的羊肉炙,娘娘說這麼冷的天吃這個暖和……”
“嗯,”路冉只見皇帝神奇的將筆停了下來,“端上來……”
高緯提起筷子撕下一塊肉,配上香甜的米飯,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漸漸的,他緊繃著的臉色緩和了下來,“剛剛好,味道還成……”
他忽然問道:“……朕有多久沒有進過後宮了?”
“啟稟陛下,大約一個半月了……”
“嗯,”高緯嚥下最後一口米飯,“擺駕仁壽宮。”
他忽然想起來,孩子也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