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緯聽到火龍燒倉如此荒謬的理由之後憤怒的只想殺人!
河清三年,高湛還在的時候,他們玩了一招火龍燒倉,然後他們的上官被貶官流放。
這次朝廷忽然說要開倉賑災,他們見遮掩不住了,又想要這樣玩,讓趙郡王高睿給他們背鍋!
高緯對這些蟊蟲殺意暴漲的同時,對高睿也有些失望。
他身為堂堂郡王,內閣大臣,卻沒能擺平泰山郡的亂局,辜負了高緯對他的期望。
原本他選中高睿去泰山郡這個災情最為嚴重的地方,就是因為高睿資格夠老,身份也尊貴。
高睿身為神武皇帝之侄,堂堂郡王之尊,理應可以壓服這些宵小才對。
但是高緯顯然高估了高睿的能力,也同樣低估了這幫蟊蟲的膽量……!
高緯心中已經想好了對策,但是習慣性使然,他還是想聽一聽朝臣們的說法。
“陛下,”趙彥深出列,道:“當今之際,最緊急的便是要趕緊命人鎮壓泰山一帶的亂局,將流民重新收攏,以防生變。”
趙彥深的建議是首先求穩,這也最符合高緯的第一思路。
他接著說道:“同時,陛下應該馬上命鄴城、幽州,膠東郡等地將常平倉開啟。
而後加急力度,將泰山郡無法容納的流民統統轉移到膠東、幽州以北墾荒。
如果這些亂民聚集在一起,有居心叵測之人一蠱惑,那就會引發更大的動亂!
臣以為,朝廷不能再用溫和的手法了,得用強制性手段,將亂民強行分散,驅逐到各地,以防不測!”
“趙相此言,臣不敢苟同!”話音剛落,朝臣裡面就出現了一個唱反調的。
不用看高緯也知道那是祖珽。
祖珽自從進入重回朝堂之後似乎是鐵了心要跟趙彥深槓上了,只要趙彥深提出一個觀點、一個建議,祖珽馬上就會站出來反駁。
高緯當然不會允許他只是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那樣不就是槓精了嗎?
他要一個槓精幹嘛使呀?
“說說理由。”高緯面無表情的看著他,但其實心裡是有些期待的,對他接下來會說出什麼比較感興趣。
經過一個月的考察,高緯發現祖珽這個人的確是才華橫溢,很有才幹,一個人可以當三個人使,一目十行都只是小意思,工作效率十分高。
對於一些同僚的舉措,他往往可以舉一反三,批駁的對方啞口無言。
就是貪了一點,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了一點,人緣也差了一點,手腳還不乾不淨了一點……,咳咳……其他沒毛病!
高緯現在是手底下實在缺人,就連元文遙和庫狄伏連那樣跟前朝餘孽掛鉤的傢伙他都敢用,祖珽那點毛病實在是不算什麼。
有才,可以湊合著用就可以了,該防範還是會防範著的。
但祖珽顯然不知道高緯對他的看法,他將趙彥深視為了競爭對手,逮住機會就要狠狠的落一次趙彥深的面子。
現在陛下這是在賑災,不同以往。
若是他可以表現的比趙彥深更好,趙彥深之後的內閣首輔的位置還會有第二人選嗎?
祖珽打定了主意,要讓陛下眼前一亮!
於是祖珽挺直了腰桿,慢條斯理、頗具壓迫性的說道:
“趙相此言,看似有理,實則大大不妥!泰山郡亂民數以十萬計,足足四十萬之眾……
請問趙相,究竟想要將多少人給遷徙到幽州?
且先不論幽州能不能負擔得起,要多少人力物力,單就論這分散鎮壓亂民……”
祖珽嘴角勾起一絲笑意,道:
“常平倉失火,民心本就不穩,趙相再讓人暴力驅逐鎮壓,怎麼能保證不激起民變呢?
到時局勢若進一步敗壞,你趙彥深便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