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趙彥深和高睿都受到了處罰,可實際上呢?實際上連毛都沒有損失一根!
人家照樣瀟瀟灑灑的進了內閣!
勳臣們的面色冷的就像秋風一樣。
敵人一個沒殺著,自己先往裡面搭了幾千,丟人不說,從此以後他們恐怕還得看那些漢臣的臉色了,簡直豈有此理!
高儼不爽的心稍稍的放下了一點,只要勳臣們對高緯仍然有意見,那麼他就還是有機會的。
呵呵,高緯大量扶持漢家文臣,向北齊的漢人世家示好,不就是想排擠鮮卑勳臣,徹底把控朝政嗎?
可惜呀,高緯忘了,北齊,到底是勳臣們的天下,連文宣帝都得承人這江山有他們一份,光憑那些文臣又能翻出什麼浪?
自古以來,有兵就有一切,更不要說。北齊的勳臣掌控著這個國家一半多的武力。
到時候要是勳臣們不滿的情緒堆積下去,高緯遲早壓不下去的!
文臣照顧到了,勳臣那邊高緯又怎麼會忽略?他早就準備好了可以安撫勳臣們的籌碼。
接下來,高緯一連點了十幾個勳臣家族平日裡名聲較好的子弟進入了文職中的清貴衙門。
幾乎每一家高緯都照顧到了,其次,高緯覺得這還不足以平息勳臣們的不滿。
怎麼辦呢?高緯又接著下旨,建立一個掌管全國軍事的機構——樞密院,負責參贊軍事。
由斛律光遙領樞密使,遠在晉陽的段大都督任副樞密使,由於這二者都不在朝中,再徵召斛律羨及蘭陵王代掌樞密院。至於其他職位,則挑選有資歷的武臣。
“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
凡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試、遷補,屯戍、賞罰之事,皆掌之。”
群臣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搗鼓出一個內閣還不算,還弄出了一個樞密院?
勳臣們起先疑惑,到後來眼睛慢慢發出了光亮,原本他們如此反對漢臣,不就是怕漢臣掌權會排擠鮮卑勳貴嗎?
漢族士子和鮮卑勳臣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水火不容,如果漢臣掌管朝政大權,那麼勳臣勢必遭到清洗,從前勳臣對待漢臣也是這樣的。
因為害怕漢臣像從前勳臣那樣對待他們,所以勳臣是說什麼也不願意漢臣抬頭的。
可是自從這一道詔書下來之後,他們的怒火、惶恐就慢慢消散了,這說明了陛下沒有打算讓漢臣騎到他們的頭上,分別設立內閣和樞密院掌管政務和軍事,陛下襬明瞭就是在定下一個基調:
“自此之後,文不準涉武,武不得干政。”
這就讓勳臣們放心了,雖然在文臣班子裡他們損失了一些權力,可是從長遠來說這樣也很好。
不用擔心文臣們對他們指手畫腳,彼此之間沒有了利益衝突點,就不怕會鬧出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
北齊立國二十多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勳臣們大多數都已經消磨了當年那一股一言不合意便拔刀相向的銳氣。
他們也有家有小,得要權衡利弊。犯不上為了這麼點遲早保不住的利益和陛下作對。
況且,陛下搬出了老丈人斛律光以及段大都督,如今滿朝勳臣加一起都抵不上他們兩位的重量!
他們是勳臣之中的表率,是頂樑柱。
既然掌管樞密院的是他們和斛律羨、高長恭,那麼陛下就不會對他們這些勳臣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