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弗雷德裡克堅持要布魯克林坐下,攔著不讓走。布魯克林只能派出‘手下’跟弗雷德裡克繼續玩兒。
弗雷德裡克要想拉布魯克林再次坐上賭桌,他需要先贏過布魯克林這十九名‘手下’。
或者布魯克林感受到危機。否則根本見不到布魯克林的面。布魯克林的態度迫使弗雷德裡克不得不耐下性子來,先解決他的十九名‘手下’。
這樣一來,弗雷德裡克的‘造神倒神’計劃幾乎可以宣告流產。隨之而來的,是新的問題——他沒有那麼多時間!
即便布魯克林同意再上賭桌,弗雷德裡克也沒那麼多時間把十九個人一一解決。
下午,弗雷德裡克又‘送’來幾份起訴書,這次的桉件不再有管轄權的爭議了,但都被早已得到吩咐的羅瑟妮分配給其他法官。
截止到下午下班,弗雷德裡克提供的桉件一共佔據了13位法官,距離布魯克林還有6位。
布魯克林沒有準時下班回家,他特意在當值法官羅瑟妮·辛迪那裡等了一會兒。
來遞交起訴書的人群依舊絡繹不絕,但已經沒有與兒童相關的桉件了。
看來弗雷德雷克已經彈盡糧絕,徹底啞火。確認弗雷德裡克已經打光手裡的所有底牌後,布魯克林滿足了。
滿足的布魯克林反手掏出電話,給皮特打了過去。種族歧視計劃熱度還沒過去,布魯克林當天只是拿出了錄音跟錄影自證清白,但錄音中的人是誰,官方還在調查。
這起桉件的調查權在紐約打擊高智商犯罪小組手裡,由皮特探員主持調查工作。
布魯克林友好地向皮特探員問好,對自己這時間打來電話表示歉意,又邀請對方週末可以來家裡做客……一通寒暄後,布魯克林提起了自己懷疑的目標。
其實與布魯克林關係要好的人都有猜測,種族歧視風波就是紐約兒童權益保護組織的負責人在幕後推波助瀾。
fbi跟nypd都曾向弗雷德裡克·薩姆爾提出過採集聲紋進行比對的要求,但全都被弗雷德裡克拒絕了。
拿不到聲紋進行對比,就沒辦法確認弗雷德裡克兇手的身份,無法確認身份,就沒辦法對他簽署搜查令,無法簽署搜查令就拿不到聲紋進行比對……桉件到此陷入死迴圈。
布魯克林就是來解開這個死迴圈的。他提到弗雷德裡克曾在剛到紐約時來找過自己,他們一起坐在旁聽席上有過談話,當時身邊坐著不少記者,放著不少攝影裝置,也許去問問記者,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皮特聞言大喜,埋怨布魯克林怎麼不早說。布魯克林笑呵呵道著歉
“抱歉,時間太久,忘記了。這不剛想起來就給你打電話了嘛。”
“我把那幾名記者的名字發給你,你可以去找他們要一份音訊資料。”皮特沒有追問布魯克林為什麼忘記這麼重要的線索,卻記得身邊坐著的都是哪幾位記者這種事。
結束通話電話,布魯克林心情十分愉悅地喊上雷回家了。與此同時,紐約兒童權益保護組織新駐地。
經過前幾天緊張刺激的‘搬家’,兒童權益保護組織終於從原駐地撤出,徹底搬到了這棟破舊磚混小樓裡。
小樓外觀雖破,內裡卻裝修豪華。兒童權益保護組織從來不缺錢。他們在這棟沒幾層的小樓裝了四部寬敞的電梯,地上鋪了地毯,牆面也全部粉刷過,走廊裡掛著藝術畫……他們把這棟破舊的小樓打扮的好像中世紀的王宮,富麗堂皇,看起來就造價不菲。
但這座‘王宮’的門口卻被拉上了警戒線,門口停滿了警車,穿著印有nypd防彈背心的nypd們全副武裝,蹬著作戰靴,抵著防爆盾,頭戴戰術頭盔,荷槍實彈,守在門口。
隨著現場行動指揮一聲令下,為首的警員一腳踹碎昂貴的木門。接著,幾枚催淚瓦斯被丟進屋內。
鐵罐罐在造價不菲的羊毛地毯上一路翻滾,散發出濃烈的煙霧。煙霧迅速覆蓋地面,不斷往上升騰,吞噬兩旁掛著的藝術畫,復古燈座,紅木扶手……直至裡面全是煙霧,各小隊隊長才一揮手,警員們魚貫而入。
直到此時,才有警員慢悠悠地掏出大喇叭衝樓裡喊話。
“請市民保持鎮定,有kb分子疑似躲入樓中,警方正在採取行動,為避免誤傷,請市民保持鎮定,不要反抗!”警員不倫不類地喊完一遍,放下喇叭,鑽進指揮車裡,跟同事們笑嘻嘻地聊起了天,聊了五分鐘左右,他不緊不慢地拿著喇叭下車,又喊了一遍。
“請不要反抗!避免誤傷!重複一遍!不要反抗!有kb分子躲入樓中,反抗者將可能被當做kb分子同夥擊斃!重複一遍!這不是演習!”喊完,警員仰起頭笑嘻嘻地衝頭上一扇開著的窗戶招了招手,又鑽進指揮車裡,繼續嘮嗑。
與此同時,樓內的行動隊攜帶著充足的彈藥,不緊不慢地往前挪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