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樓自從開業以來,生意火爆異常。每日裡客聚如潮,門庭若市。明宇又趁熱打鐵,在三天之後,推出了一種名為“火鍋”的吃法。
純銅的火鍋往燒得通紅的熱碳上一坐。奶白色的底湯翻滾著水花,幾顆紅棗,蔥白隨著上下起伏。切得薄如蟬翼的羊肉片,拼成朵朵好看的肉花,看著就令人賞心悅目。
用筷子輕輕夾起一片,放入湯中涮上一涮,搭配以獨門秘製的醬料,醬香濃醇,羊肉鮮香,再來點蔥花點綴,那滋味,當真是回味無窮!
在寒冷的冬日裡,白雪皚皚,邀約上三五知交好友聚在一塊,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一坐,就著鮮嫩肥美的羊肉,談天說地,吃個熱火朝天,對於長安的百姓來說,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
而對於長安的富豪鄉紳,豪門仕子來說,和平頭百姓吃一樣的涮肉,沒得辱沒了身份。他們不差錢,要得就是一個與眾不同,要的就是一個身份講究。
對於這種冤大頭,知味樓當然舉雙手雙腳歡迎,在涮羊肉的基礎上,又推出了火鍋的升級版,豬肚雞。
號稱是得自孫思邈孫老神仙的獨門秘方,可以延年益壽,溫中下氣,暖胃散寒的“藥膳煲”,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鳳凰投胎”。
其實說白了就是胡椒豬肚雞。用豬肚,肥雞煲成一鍋濃湯,配以姜蔥蒜棗,人參等藥材,最後放入少量磨成粉末的胡椒和黃酒提鮮。吃的時候,先吃肉,再飲湯。就著蒜泥和醬油,豬肚爽口異常,雞肉鮮嫩可口。
而湯的味道更增添了雞的鮮味,既有淡淡的藥材味道,又有胡椒的香氣,一碗香醇而又略帶辛辣的濃湯下肚後,身體中的“寒氣”似乎都在瞬間散去了,從裡暖到外的感覺讓人倍覺舒泰。的確不愧是“孫老神仙”獨門秘製的藥膳煲!
說歸說,期初人們還未覺得有如何新奇。不過緊接著第二天長安城裡各種五花八門的小道訊息就流傳開來。
河間郡公劉弘基的老孃年歲大了,脾胃虛弱,食慾消減,就連肉粥都難以下嚥,每日裡只以一小碗參湯熬著。自從吃了這“藥膳煲”以後,發出一身透汗,肚子裡骨碌咕嚕出了一串虛恭,當晚就連吃了三大碗肉粥!
某個累世鉅富的豪門之家,當家老太爺年輕時候落下了病根,畏寒怕冷,說話有氣無力,每到冬日裡最是難熬,足不出戶,屋裡點著炭火盆,蓋著幾層的皮裘仍是手腳冰涼。可是吃過這藥膳煲以後,面色眼看著就紅潤起來,時不時還能出府溜達一圈。
類似這種“神奇”的例子,數不勝數,都傳的有鼻子有眼的。古人淳樸,又哪知這“廣告”的效力,各個都信以為真,頓時長安個豪門富戶幾乎都沸騰了,趨之若鶩。
小小的一鍋胡椒豬肚雞,看著不起眼,可卻一煲難求!知味樓說是珍貴藥材難尋,工序繁複,每日只能做二十煲!
諸位貴人都是有頭有臉有身份的,我們小小的知味樓誰也得罪不起,給誰都得罪人。乾脆吶,來個現場拍賣,價高者得!
每日裡天剛放亮,知味樓剛剛開門,便有各大豪門富戶派出的家丁小廝在這守著,就是為的搶到一個珍貴藥膳的名額!
一煲豬肚雞,成本不過一隻肥雞,七八個老錢,一個豬肚,十五個老錢,雖說胡椒價比黃金,可一煲一共也就需要用到十幾二十顆,加上一根小手指粗細的人參,總共不超過幾百錢。可起價就是一貫錢,拍賣價至少都能翻倍,時不時還能賣到五貫以上的天價去!有時候遇到幾家頗有仇怨的豪門斗富,十貫八貫的也不出奇!
要知道,在初唐時期,以五貫錢的購買力,足可以買到一頭犍牛!
可長安城裡的有錢人不在乎,豪門世家更是覺得只有如此美食,如此延年益壽的藥膳,才能配得起他們的身份!能在整個長安只有三十份的藥膳中搶到一煲,代表了什麼?身份,地位,財力,勢力!缺一不可!
明宇就是抓住了豪門世家的這一點,痛宰肥羊,賺的盆滿缽滿!
他深知這些有錢人的心裡,不求最好,但求最貴!既然你們喜歡吃香料,我就可著勁的給你們放!
古代的時候,因為食材保持不已,人們發現了各種香料可以去除食材的味道,並且經過香料的熏製,食物會更加的鮮美。
早在漢代,胡椒就已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由於運輸成本的高昂,這種小小的果實身價居高不下,一度堪比黃金,成為名副其實的奢侈品,一般的平民百姓無力消費它,而權貴們對它卻趨之若鶩,把它視為財富,身份的象徵。幾乎餐餐必有,越是放得多,越是顯得主家豪闊。
知味樓開業不過一個月,拋去所有成本,淨賺三千餘貫!把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就連明宇都有些措手不及,他料到這種新奇的飲食方式,加上學自後世的一些營銷手段,會大受歡迎,卻沒想到效果會這樣驚人!錢來的太容易,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花了。走路都有些飄飄然了,心裡琢磨,莫非小爺還當真是個商業鬼才?
相比起酒樓生意的順風順水來,李世民在朝堂上卻猶如逆水行舟,接連退讓。
在酒樓開業的前三天大朝會上,唐皇李淵終於下了決定。委派秦王李世民巡視河南河北,安撫民心,肅清匪患。
李世民心早已經料到了會是這個結果,也不覺得失落。再說他也盤算好了,藉此收服河南河北等地的勢力為己用,當下也不推託,由秦瓊保著,帶了十來個侍衛,輕車簡從,連夜去了洛陽。
李世民一走,秦王派系群龍無首,立刻偃旗息鼓,朝堂上開始裝聾作啞。
秦王走得如此乾脆,絲毫不拖泥帶水,到讓太子有些始料未及,摸不清這李世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在取得了幾個關鍵位置的人事權後,太子那邊也安靜下來,靜觀其變,安心發展自己的勢力。
秦王不鬧,太子不鬥,一時間朝堂上風平浪靜,波瀾不起。群臣們都你好我好大家好,面上一片和氣。
看得唐皇李淵也極為滿意,心情大好之下,甚至抽空讓長孫把明宇帶入後宮,親自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