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世界雖然是完美三部曲,但在很多年前,林陽真正修行的第一個修煉體系卻是一世之尊的彼岸之路。
參悟大天地的法與理以及諸般規則,在體內一點一滴構建出與外界大天地相呼應,相共鳴的內景世界。
由一方洞天,晉升為宇宙,再到諸天萬界,最終與外界的大天地完全一致,再也沒有任何不同之處。
到了此刻,修士一揮手間,大天地便會面臨大破滅,在頃刻間化為灰燼,其力量之強能讓真靈掙脫出種種概念與秩序,超脫時光。
同時,這一步的修士差不多也就走到了內景之路的盡頭,因為大天地已經無法給予任何參考價值,理論上無法更強了。
但在漫長的歲月之中,有無數頂級強者摸索,在一片黑暗之中創道,終於走出了全新的道路。
做減求空。
尋找一人,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一點點承接自身的因果與一切的一切,直到那人強到了一個極致,將無盡歲月以來屬於被繼承者的烙印也承接的時候。
對方的做減求空也就真正圓滿了。
這種狀態,也許力量沒有更強大,但卻與大天地再無任何一絲因果糾葛。
自身處在一種玄之又玄的純淨中,比生靈降世前的先天,比紀元開闢前的混沌,更為玄妙。
“由‘加法’到‘減法’。”
過往的積累化為靈光乍現,林陽腦海中又浮現出別的體系的高深領域。
他的第二條修行體系,毫無疑問是主世界的道路,借鑑了前人的法,參考了古時的路,最終創造出屬於他的大道。
而在主世界的三部曲世界觀,走到大道盡頭的至高者同樣進無可進,祭道,也只是超過路盡半個身位罷了。
但毫無疑問的,祭道與至高就算沒有一個大結局的差距,可是雙方說到底有了不同。
後者的道果依然存在,屹立在道之懸崖上俯視萬古紀元,古今無敵。
前者祭掉了自身道果,焚盡大道,燃盡諸天所有的秩序,能讓不可磨滅的至高永寂,打破無敵的神話。
而在之後,想要真正的超越一切,完全凌駕在路盡領域、祭道領域之上,必須步入真正的死境,捨棄真我之外的一切。
只有抱著這樣的決心,才有希望屹立在超越所有的領域。
幾位超越者的經歷在林陽心中一一閃過,他雙眸開闔間,也在呢喃。
“很相似,同樣也是由‘加法’到‘減法’。”
“只不過不需要找人承接因果,而是以死來解決一切,但兇險之處不言而喻,哪怕有了一瞬間的懷疑,有一絲絲的動搖……”
“都會萬劫不復,不能晉升超越一切的領域,同樣,一切的基礎是必須祭道。”
“在大道未滅時,哪怕滿足種種條件,依然難成功。”
林陽若有所思道:“比起做減求空,此舉不用擔心自身找來承擔因果之人強過自身,讓自身反而承擔對方的因果,難有突破之機。”
至於兩者的利弊,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看法。
林陽也不糾結到底哪種更好,他只是抓住其中的核心脈絡,繼續運轉念頭。
永生境界的奧秘一點點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