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生眼中,包括在時光長河裡。
世界的誕生,要麼是某某大神手持巨斧劈開混沌,以身化天地。
要麼是源於意外,在一次大爆炸之後,宇宙就自此出現了。
當然,也有別的,反正總結下來差不多隻有兩種,自然誕生和非自然誕生的。
很久很久之前的林陽也是這麼認為的,哪怕他當時都登臨了彼岸,超脫出時光長河,也不覺得這種認知有問題。
一直到他用了很多很多年之後,透過所在的異世界會發生世界觀變化的投影的觀察。
林陽才逐漸的推翻了原有認知,不得不接受那個有些荒誕,但的確是事實的真相了。
世界的誕生……
啊不,更準確的說是一座異世界誕生,並不是以上所說的那樣遵循著因果迴圈的順序。
比如——
先有大神開天,後有身化天地。
因是大神開天,果是天地出現。
但在異世界上,不是這樣子的,透過眾多實驗,林陽如今可以完全確定了。
異世界在誕生的第一個時間點,便有了繁盛世界,萬千種族,廣袤的星海。
就算回溯時光長河,追溯一切,包括眾生的記憶與世界佈局,都不會有異常,完全合乎常理。
給人一種這座異世界並不是剛剛誕生瞬間,而是存在了不知多少年一樣。
隨著異世界誕生的時間越久,過往與未來的細節也就會愈發的完善與穩定,但在那座異世界徹底成型或成熟之前。
依然會存在一些變動,導致整座異世界內的一切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但那座異世界的眾生是不會有絲毫的察覺的。
因為其記憶與力量乃至存在的方式與形態,都是異世界的一部分,自然會隨著異世界的變化而有相應的變化。
這也就是世界觀變化的由來之一,任何一座存在世界觀變化的異世界,本質都是那座異世界沒有最終穩定下來。
可以看做是正處於‘開天闢地’的過程中,自然也會出現變化。
也勉強能用倒果為因來解釋一些,異世界誕生的第一個時間點的果,而過往的無數事,都是對應那個‘果’的因。
先有答案再有的問題,本是開花結果,但卻是果子成熟了花才綻放。
至於為何異世界在誕生的一剎那就會有一整套相對縝密且基本符合認知與邏輯的成熟世界觀。
這又要說起異世界內的頂級生命或次頂級生命傳遞向無數異世界的資訊了。
這些資訊,能被處於別的異世界的生命以夢境或幻覺之類的種種方式接收,自然會被那座異世界本身接收到。
誕生之初便給人一種誕生無數年的那些異世界就是屬於這一類,自身世界的一切幾乎都是透過以接收到的資訊為根基,反推出了資訊裡面所包含的世界觀。
這個反推的過程,也許不是一剎那就完成的,但在異世界的層面上時間沒意義,所以表現為接收到別的異世界資訊的一瞬間,便完成了逆推了。
只是,雖然一切是在頃刻間完成。
但源於異世界的資訊量卻有多寡,多的資訊裡包含的一切更加完善,逆推出的結果與資訊源頭的異世界也越接近。
而少量的資訊,只能反推出一部分資訊源頭的異世界的一切,但只要接收到更多關於對應異世界的資訊了——
這就有幾個方向了。
一是隨著資訊越全,讓世界內的一切愈發的接近資訊源頭的世界。
二是雖然接收到更多關於那座異世界的資訊,但卻不會繼續朝著那座異世界演化了,而是在現有的基礎上自行演化。
三是接收別的異世界的資訊,同時演化這些異世界內的繁盛天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