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想了想,“紅旗,要不咱們在這邊等到三月開春,咱們再回去。”
“時間越長,咱們就能越熟練,學得越好,而且還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
“畢竟咱們來回一趟太遠了,通訊也不方便。村裡也沒電話,咱們想給韓哥打電話,也不方便,所以咱們要把技術學透了。”
“更何況咱們在這邊幹活,還有工分,還能分到錢和東西。比我們回去在家裡貓冬強。等到三月份咱們回去之後,立即就能張羅買材料,製作大棚。”
武紅旗震驚,對著張國強豎起大拇指,“張國強,以後你就是我哥,都聽你的。”
“韓哥,我們想待到明年三月,您看行嗎?”
韓摯笑笑,指了指不遠處忙碌的人群,“呵呵,你看看就咱們村裡忙忙碌碌,缺人幹活。”
“你們既然想留下來,那你們最好給家裡寫信,說明情況,別讓他們擔心。”
聽到這話,武紅旗點頭,“既然韓哥說行,那我們就留下來。好好幹活,保證不給你丟臉。”
他們給家裡寫信,告訴家人在這邊等到明年三月再回來。
張同志和武同志都同意了,讓他們在這邊好好學。
宋蘭月給公公做了一身棉衣,韓慧和韓敏一人做了一雙鞋,連同糧食和信件讓人捎過去。
當韓振收到信件和衣服糧食的時候,十分高興。
韓振等不及收拾東西,就把信件開啟,他太想知道外面的事情了。
韓振先拿出來的是韓敏的信,看到大女兒的字,他虎目含淚,哽咽出聲。
信上說,他們已經來到宋家村。
現在住在宋家村的知青點,跟弟妹,弟弟一起吃飯。
弟妹懷孕了,她和韓慧做飯洗衣服,讓弟妹好好養身體。
看到這裡,韓振再也控制不住,哭了出來。
“好,太好了。”
劉文章見狀好,出聲安慰,“老韓,既然是好事兒,你就別哭了。”
韓振笑笑,“等,不能哭。我兒子把兩個女兒從大西北接到青山縣,現在成為宋家村的知青。”
劉文章一愣,旋即豎起大拇指,“老韓,你這小兒子真是好樣的。不管在哪裡,都能混得好。”
韓振也特別自豪,“我也沒想到這小子這麼靈通,閃展騰挪,手段還挺多。”
“我那兒媳婦懷孕了,現在兩個女兒在宋家村當知青,照顧我小兒媳婦,再過幾個月,我就有孫子或者孫女了。”
“今天真是雙喜臨門,太好了。老劉,你別灰心,我兒子還說現在開始撥亂反正了。”
“咱們都是被冤枉的,而且都是專業性很強,能力很強的人,早晚需要咱們。一定要耐心等,保重身體,好好出去。”
“咱們活著出去,就是對陷害我們的那些人最好的報復。老劉,來,吃東西,吃飽穿暖。這雙棉鞋給你。”
劉文章聽到這話,心裡激動,伸手接了過來,“老韓,我不跟你客氣。一切盡在不言中,共勉。”
他的棉鞋破了,也沒人給他寄衣服寄棉鞋,現在沾了老韓的光,他更要好好活著。
韓振把兩個人的東西放在一起,劉文章得到韓振的好處,自然願意給韓振保密。
在家人的關懷和徐隊長的特殊關照之下,韓振和劉文章的狀態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