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和韓慧相視一看,點了點頭,“我知道弟妹也是想讓我們吃得好點,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以後我們在家裡做飯,做家務,我們兩個包了。蘭月,你好好保重身體,別累著。”
“大哥這些年還沒結婚呢,我和小慧為了回城,這些年也沒有結婚。韓摯結婚了,而且蘭月也懷孕了。咱爸要是知道,一定非常開心。”
韓摯笑著點頭,“我晚上就寫信,告訴咱爸,再給爸爸捎點糧食。”
韓敏激動,希冀地看向韓摯,“小摯,我和你二姐什麼時候能去見爸爸?”
韓摯猶豫,安撫兩個姐姐,“你們可以給爸寫信,我呢,再打聽一下,看看政策有沒有變得寬鬆?”
韓敏也知道很難,也不催促,“小摯,反正這麼多年沒見,也不急於一時。能寫信,已經十分難得了。”
“至於見面,以後有機會再說,千萬不要為難。咱們現在階段,平平安安最重要。”
韓慧附和,“是的,小摯,你彆著急。我們等了這麼長時間,能夠等得起。”
武紅旗也很感激宋蘭月和王大夫的招待,並且把自己帶過來的特產送過來。
下午,跟著韓摯一起去養豬場檢視。
看到那些飼料,的確是用草糠發酵的,讓兩個農學院的年輕人驚愕不已。
張國強伸手,用手指頭挑了一些,然後放在嘴裡嚐嚐,咂咂嘴。
武紅旗驚愕,“張國強,你怎麼吃豬食啊?”
張國強嘿嘿笑笑,“豬食怎麼了?我爹說過,豬能吃的東西,人都能吃。”
“原始時代,我們就是猴子,都是哺乳動物,很多構造都是差不多的。”
“我嘗過是什麼味道,就能記住,以後咱們回去就按照這樣的標準來。”
武紅旗對著張國強豎起大拇指,滿眼佩服,“我終於明白我張叔派你過來了,就憑你這認真的態度,一定能學會。”
宋蘭月讚賞地看向張國強,“張國強,我那邊還有製作發酵飼料的筆記,有不同季節不同溫度情況發酵飼料的狀態。”
“當然了,我弄的只是適合我們當地的。你回去之後,可以借鑑,但不能生搬硬套。不停摸索,才能總結出來適合你們當地的經驗。”
張國強點頭,“這我明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我爹也說過,這也是我想嘗豬食的原因。記住了發酵好的飼料是什麼味道。”
沒有那麼多的儀器,所以人就要更加用心。
光用眼睛看,用鼻子聞,仍舊不夠,再加上嘴巴嚐嚐,或許更加準確。
宋蘭月覺得張國強是這四個人裡面,最有天賦也最勤奮最努力的。
結果也非常好,張國強學得最好。
他們給家裡發了電報,而且還寫了信,說了在宋家村看到的一切。
他們身上帶著錢帶著糧票,從村裡購買糧食,跟知青們一起搭夥。
老支書這邊也送了一些糧食,還有一些土豆洋蔥,大白菜,蘿蔔。
上工的時候,也會給他們記工分。
以後有了工分,年底還能分錢分東西。
張同志收到電報之後鬆了口氣,只要一切屬實就行。
接下來就等著派過去的人學習技術。
等收到信之後,張同志知道,派過去的三個人在那邊受到很好的關照,也學到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