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摯點了點頭,“兄弟姐妹天南海北的,見一面太難了,所以我們就只能通訊。”
“今年我跟大哥商量好,秋收結束之後就閒下來了,想把大姐二姐接過去,我們兄弟姐妹四人見一面。”
張支書聽到這話微微一愣,“這一來一回,得花不少錢吧?畢竟車票不便宜啊,你別說吃喝用的。”
韓摯點了點頭,“是的,的確要花不少錢,但我們太長時間沒聚了,心裡想得緊。”
“今年我們村子裡呀,發了很多糧食啊,發了很多錢,還有各種東西,我算了算能夠支撐我們兄弟姐妹四人相聚。”
一聽這話,張支書來了興趣,“小韓,你們村裡到底發了多少糧食呀?”
糧食才是最直觀的。
韓摯回答:“我們村裡今年壯年發了八百斤玉米,一百五十斤的稻穀。老人和小孩六百斤的玉米和一百斤的稻穀。”
“我和我媳婦加起來就有一千六百斤的玉米和三百斤的稻穀,足夠我們兄弟姐妹相聚吃的。”
張支書微微一愣搖了搖頭,“小韓,你說謊了吧,怎麼可能分這麼多糧食呢?”
韓摯連忙解釋,“張支書,我沒有騙你。因為我們村裡有平菇大棚,賣了平菇之後,社員能分到不少錢。”
“因此我們老支書就決定交公糧只交國家規定的那一種,派購糧沒有交,所以才能分這麼多的糧食,我沒有說謊。”
“剛剛我塞給張大娘的兩塊肥皂,也不是我花錢買的,是我們當地的日化用品廠,拉了一卡車的肥皂和塗臉的面霜,來我們村換大白豬。”
張支書又是一愣,韓摯這個小夥子給他帶來太多的震驚,“一卡車的日化用品,得換多少頭豬啊?”
韓摯回答:“四十二頭,我們村裡養了七百零二頭豬,需要上交給縣裡二百一十頭,剩下的,村裡自行處理,我們就用來換布,換鞋……”
張支書一聽這話,黑著臉,“小韓,你這孩子長得挺好,人看上去也正派,怎麼滿口胡言呢?”
韓摯一聽這話,就知道張支書不信,“張支書,您現在不信不要緊,張同志稍後會派人去我們村子裡學習,到時候他們親眼看到,就會相信了。”
張支書半信半疑地看向二弟。
張支書點了點頭,“大哥,我準備稍後就派人過去。”
“到時候給我仔細看清楚,如果可行,咱們跟著學習。誰不想多分糧食,多吃肉啊!”
“就是,大哥我心中有數,記著呢。”張同志笑道,跟著大哥,帶著韓摯一起朝著知青點所在的窯洞走去。
男知青住在一起,女知青主動另外三個窯洞。
張支書在外面大聲喊:“韓敏同志,有人找。”
西北漢子的聲音比較粗獷,也很響亮。
不一會兒,就有一個穿著薄棉襖的年輕女子開啟門,“張支書,誰找我啊?”
韓摯看著黑不溜秋的大姐,心疼壞了。
以前大姐是他們那一片最嬌俏的姑娘,可現在又黑又瘦,好在精神狀態不錯。
“大姐!”韓摯此時也顧不得那麼多,朝著韓敏跑了過去,“我是小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