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個最簡單也最具說服性的例子出來便可知曉,只不過此人並非江湖中人,但卻參合到江湖中的事兒裡而已。
這人是誰?
自然便是青霄皇朱易的寶貝閨女,放眼整個天下也是身份顯赫的熙公主朱熙!
李尋連雖只親耳聽過一次,但他完全有理由相信,青霄皇在背後絕對不止一次的告誡過朱熙不要來招惹他,可朱熙的選擇是充耳不聞,起初也就算了,她並不知道李尋連是客棧公子,是能夠在身份和背景上都與她平起平坐的人物。
那後來呢,李尋連都和她老哥一起出徵南地了,這時候她總該知道了吧?
然而她知道的選擇不還是暗中去給朱誠送信,又是混進朱佲的軍隊中下藥偷虎符,又是一聲不吭的嫁入成王府,做出了諸多讓青霄皇鬢生白的事情?
這便是典型的例子,因為朱熙最後的下場很慘。就她自己被朱誠玩弄於鼓掌之中那些破事兒都不提,只說朱佲座下十萬大軍,在龍骨城外遭受成王軍隊突襲,損失是何等慘重,這可是整個九州都有目共睹的事!
而引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
恐怕不用多說了吧,如果朱熙當初能聽青霄皇哪怕半句勸告,不去招惹李尋連,不非得與李尋連為敵,她也不至於在恩怨積累之下最後不惜出賣哥哥來為求李尋連一敗……
實事求是的說,不僅青妖百二,更不僅青妖部落,甚至在大多數妖族戰士的身上,都存在著這種優點。
這也是他們能夠以區區兵力入主九州大陸的原因之一。
九州大陸幅員遼闊,以青霄國為首的大小國度不下百餘,地面總面積加起來超過數千萬裡,人口總數更是億萬,就是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竟然被區區妖族壓的抬不起頭來,其中的問題,恐怕只能用人性來解釋。
從哀塵帶領妖族入侵九州至今,先是暗中殘害百姓,逐漸又控制成王,勾結江湖人士,時至今日,甚至都能明目張膽的在九州大陸上橫晃。
可仔細想想,他們出現過大批兵力雲集的情況麼?
星河之外那些星河駐紮地裡倒是儲備了不少精兵強將,可就那些數量,之於青霄國兵力儲備都九牛一毛,更遑論整個九州大陸了。
但他們就是能在九州大陸興風作浪,甚至於步步攀升,直到現在已能做到和青霄皇庭分庭抗禮,這其中的原委,不從人性根本上去找,有能去哪尋找理由?
當然了,說分庭抗禮恐怕有些過分,因為這個定義很是模糊。如果準確點來說,應該是在某些方面分庭抗禮。
兵力上,妖族遠遠落後與青霄皇庭,但他們操控著成王勢力,整個南地都在哀塵的掌握之中。
南地對於青霄國來說是怎樣的地域?
那簡直就是一片資源州,也許在百年以前南地還很貧瘠,但成王朱鐸上位以來始終在暗中開發,經過他的努力,南地已經相當富足,表面上能夠看到的貧瘠,實際上兵多糧廣,即便比中州腹地都不遑多讓。
否則,他也不可能在李尋連和朱佲南征的最後一站,也就就是龍骨城之戰中力挽狂瀾,突然殺出二十萬大軍將朱佲軍團全軍覆沒!
這說明什麼,說明南地已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此地落在了妖族的手中,他們以此為大本營穩固腳跟,再徐徐向外鋪張,藍圖絕對可謂大好!
當然,如果當初沒有哀塵和朱熙的作用,成王空有二十萬大軍也是無濟於事,但話說回來,若沒有成王的二十萬大軍,哀塵就算再怎麼厲害,他能夠以一己之力推翻朱佲十萬軍團?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透過這一點可以看出,哀塵一人之力已經在成王的天平上相當於二十萬大軍!
否則的話,他坐擁南地十八城,精兵強將二十萬,如此實力,已能直接和僅次於青霄國的一些國度叫板。即便打不過青霄皇庭,也是可以選擇往北進軍附近小國,以求發展生息之道。
這樣的戰鬥力,如果不是人心的問題,為什麼又要臣服於哀塵,受他擺弄於鼓掌之中?
也許,在成王看來,哀塵最重要的作用並不是他妖族的身份或者他手下的妖族戰士,而是哀塵是他能夠合作的唯一一個可以抗衡青霄皇和大掌櫃的人。
沒辦法,江湖之爭一般不會有皇庭參與,但皇庭大戰卻一定有江湖人從中攪合。
成王手下神海境界的大能也有不少,可他們在大掌櫃和青霄皇這兩個絕巔強者面前,簡直不堪一擊,便是連魏總管出手,他們都無法抗衡。
而往往的,一個絕巔強者的存在,有時候甚至能夠主導一場戰局的勝負。
所以,成王選擇了哀塵,不,準確的說應該是成王本來以為他選擇了哀塵,可事實證明,是哀塵選擇了他,且並沒有把他當成合作伙伴,而是一個下屬。
甚至在難聽點說,成王在哀塵眼裡就是一頭馴養的狼王,而這狼王手下的狼崽子和土狗們,才是哀塵真正需要的東西。
畢竟得有人衝鋒陷陣吧,畢竟得有人為他們開疆擴土吧?
而想要辦到這些,鮮血一定是無法避免的,可他們妖族戰士對於九州大陸來說簡直都不夠塞牙縫的,所以想要既征服這片大陸,又不用損耗太多的戰士,什麼才是最好的辦法?
自然是……驅使他們自相殘殺!
否則的話,成王對他來說算什麼。一個天河巔峰的玄修麼?只要哀塵想,彈指便能殺死,而他要這樣的人又有什麼用?
無疑,他就是想要成王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