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成王的眼界已經很高,但他還不夠高。他隱忍蟄伏數十載,圖謀的乃是九州第一大國青霄皇庭的皇位,雖然最後沒能成功,但他也給自己留好了退路。南地便是退路,有足夠的兵馬供他使用,有足夠的資源夠他休養,更有足夠的地域供他發展,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準備好了退路的成王,誰能說他眼界不夠用麼?
可事實是,就是不夠用。不僅不夠用,還低的很!
因為,這是要將較而言的。
在成王眼裡,九州大陸就是整個世界,他想要竊據九州大陸上最大的皇庭的皇位,因為他認為如果能夠成功,那便是擁有了整個天下。
他沒出過星河,他沒見過外面廣闊的世界……
所以,他眼界低,他以為自己想要擁有的是全世界,可在哀塵看來,這就是一小片土地而已。
用一小片土地來養一群聽話的狗,難道不划算嗎?
無疑,這是相當划算的。哀塵以青霄國許諾成王,待得事成之後成王不僅是南地的成王,也將會是青霄國的皇帝,且不說哀塵能否為他實現,或者能否兌現諾言,便是這個誘惑,對成王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所以他才會選擇投身到哀塵的手底下,以至於即便為此受到侮辱和利用,他心知肚明,也在所不惜。
因為他覺得等有早一日,等他擁有這個天下的時候,便可脫離哀塵的掌握,重新做回萬人之上的絕對的王!
可是這現實麼?
哀塵又不傻,他難道不曉得成王的心思?那他為什麼又還要繼續這麼做呢?
因為,成王眼裡的那片天下,在哀塵看來就是不過一隅之地而已。假如他說話算話最後把青霄國賞給了成王,那麼那個時候,他一定已經是將整片九州大陸都掌握在手中,不在乎這區區之地了。
而掌握了九州大陸之後,成王能翻起什麼風浪?
他若是老老實實的在哀塵安排的圈裡帶著,那哀塵也許還會饒他一條性命,而他若是敢鑽出來,哪怕稍微有那麼一丁點想要鑽出來的意思,估計哀塵都絕對不會猶豫,會像碾死一隻螞蟻那樣把他碾死。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成王的心思就是現在九州大陸大部分人的心思。
他們或者為了能夠狗仗人勢的威風,或許為了靠住這座大山而活的更久,或者為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但不管為了什麼,他們無疑都是井裡的青蛙,他們只能看到眼前那一丁點的利益和好處,卻不會去想想,這些好處在若干年後,或者更多的事情發生後,還是不是一個好處?
當然了,也許不是他們不去想,而是他們沒能力去想,因為眼界只有這麼高。
就像在農夫的眼裡,田地永遠最重要。在獵戶的眼裡,獵物永遠最重要。在商人的眼裡,資金和行情最重要。就跟這些一樣。
一個人的眼界有多高,必然會決定他想要追求的上限在哪裡,也必然會影響他在需要抉擇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為什麼佛宗沒有選擇和妖族同流合汙,為什麼客棧明明面對著那麼多的對手卻還要和妖族抵抗到底?
私仇是一方面,另外則是,這兩個勢力都曾站在九州江湖之巔過,他們的眼界足夠,能夠看到的事情更廣,自然能夠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來。
因為他們明白,臣服於妖族並不會換來真正的安穩,妖族要的不只是征服九州大陸那麼簡單。不過,他們也就只能知道這些而已,雖然已經足夠,但還是的說,如果他們見識了星河外更廣闊的天地,得知了寰宇間更深層次的秘密,他們恐怕就會更加的牴觸妖族。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他們只是泛指。若要詳細區別開來,客棧中大掌櫃和李尋連,與佛宗首座真覺大師,並不一樣。
他們的眼界要更高出許多,因為他們都見識過星河外面的種種。當然了,李尋連並不知道大掌櫃亦是來自於星河之外,這也是大掌櫃為什麼能夠在即便通幽人已經給出提醒還毫不猶豫的前提下,還毫不猶豫的選擇抗擊妖族的原因。
而真覺大師就稍差一籌了。他雖然沒有和妖族聯合,也的確與妖族西方之地的妖族時常發生戰爭,但他們卻從來不會主動出擊。
他想的是,佛宗靜地,只要保住就好。卻沒有想,一旦九州大陸淪陷,他們靜地還怎麼靜下去,他們的佛宗,會不會變成妖族橫行的妖門!
至於和客棧、佛宗齊名的道宗,只能說這是個悲劇了。
按輩分來講,玉虛真人遠遠無法和真覺大師相提並論。因為真覺大師乃是玉虛真人的師傅一個級別,而和大掌櫃相比,他的眼界又實在太低。故而,用句難聽的話來說,他就是個鼠目寸光的晚輩……
所以,他才會選擇和妖族為伍,他才會對神劍峰發起衝擊。
他以為,打敗神劍峰,淪陷了客棧,那他道宗就是九州大陸第一江湖勢力,他玉虛真人就是為道宗發揚光大的有功之人。
可他卻沒有想想,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便他毀掉了客棧,甚至毀掉了佛宗,收編了江湖上所有的門派,那他就能在九州江湖稱王稱霸了嗎?
難道妖族能夠允許這種事情發生?能夠允許一片已經被自己視為囊中之物的大陸上出現一個龐然大物般的江湖勢力?
所以,玉虛即便是贏得了神劍峰大戰,他的命運也會如此,甚至比現在還要悽慘,因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哀,遠比戰死要大的多。
這就是他眼界的問題,他錯誤的選擇為他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不說,也使得道宗一墜千里,現在除了還有一個諾大的山門之外,可以說已經毫無實質了。
便是把現在的道宗規劃為江湖三等實力,也是一點都不過分!
當然了,現在的道宗是幾流勢力已經不重要,對於客棧,甚至對於李尋連本人來說,道宗都已經不足為據。
這絕不是誇張其詞,憑藉李尋連現在的實力,不敢說一人滅了道宗的山門,至少去那裡逛一圈再安然無恙的回來,已經是毫無問題可言。
想著想著,天色不覺間已經晚了下來。日影西斜,映的天邊一片彤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