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從江左立國建康之後,這恐怕是疆域最大的時候了,過去之時,還從來沒有將國界完全推進到黃河以南的。奈何,桓溫碰上了慕容垂,對方一心死守這些地方的話,他也無法將之給拿回來。
否則的話,之前戰爭結束之後,他也不會回到江陵去了。因為桓溫自己也很清楚,一旦失去了大唐在北面的牽制之後,燕國必然會全力抵擋自己。
以自己現在的實力,根本就不可能將許昌以北以東的所有郡縣都給拿下來。但如今,他們的機會來了。
桓溫回返江陵之後,留下桓豁駐守許昌城,透過後續的增兵之後,如今許昌城一帶有兩萬晉軍在。
當桓豁聽說唐軍拿下虎牢關,正在東進之時,他便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了。不等到在江陵的桓溫下令,他便調動兵馬,先向著許昌北面的長社、鄢陵二縣發起了進攻。
這兩個縣和許昌縣一樣,都是屬於潁川郡,而且,都在許昌城北面不遠。本來,這兩個地方之前都是被晉軍拿下了的,只是後來桓溫大敗於濟水北岸,退回許昌之時便又落入燕國手中了。
一直以來,這兩個縣城之中的燕軍便是負責盯住桓豁他們的,也因此而成為了桓豁的眼中盯肉中刺一般。
只不過,過往之時想要將這兩個縣城給拿下來並不容易,因為兵馬一旦出動攻打這兩個地方,北面的慕容垂與皇甫真立刻就會南下支援了。
而如今的話,皇甫真率軍北上,孫希在虎牢大敗,唐軍算是盟友且正將北面的燕軍給牽制住了。此時此刻,再不出兵奪回二縣,桓豁未免也太傻了一點。
桓豁親率一萬大軍,分頭進攻長社與鄢陵二縣。由於桓豁預料到應該趁著慕容垂此時專心於西面唐軍之時速戰速決,所以大戰之時便有些不計代價了。
最終,兩個縣城攻了一天一夜之後,都被拿了下來。順利拿下兩縣之後,桓豁率軍繼續北上,此時的他,也盯上了北面的鄭縣。除此之外,便是許昌東面滎陽郡與陳留郡的其他各縣了。
不過,此時的問題是在這一條線上,慕容垂佈置了不少的兵馬,本來便是防禦晉軍北上的。所以,桓豁也不敢再像之前一樣分兵而進了,他打算先去將鄭縣東面的苑陵縣給拿下再說。
因為這樣一來的話,便可以將鄭縣與東面燕軍的聯絡給切斷了。兩縣之間相距又不遠的情況之下,拿下了苑陵縣之後只要立刻揮軍西進,應該很快就可以將鄭縣給拿下了。
此時的桓豁還不知道趙吉他們也想要拿下鄭縣,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唐軍東進之後,第一步應該是將離得最近也是最重要的滎陽縣給拿下才是。
桓豁出兵的訊息傳來,讓剛剛將京縣給攻下來的趙吉與陳康都看到另外的一種可能,那就是兩軍合作,將滎陽與陳留二郡給分吃掉。
“之前咱們擔心的問題,現在看來可能有辦法解決了。咱們應該派人去和桓豁聯絡一下,約定共同進兵攻打燕軍。這兩郡各縣,咱們各憑本事,誰拿下的便屬於誰,也算是公平無欺了!想必他應該會同意才是!”趙吉與陳康商量道。
“我看可以!桓溫不是一直想將燕軍趕回大河以北,將滎陽陳留等郡給拿回去嗎?現在可是一個最好的時機,他們也不用付出多大的代價,便能夠收穫不少的戰果。我也他應該也不會反對才是!”陳康想了一下之後,最終同意了。
兩人商量妥當之後,很快便派人秘密趕到桓豁的軍中,與其商量聯合行動的事情。同時,趙吉派人渡河北上,去向李信報告戰況。
到了這一步的話,戰事已經不僅僅是侷限於河內郡了,而是已經將河南、汲郡、滎陽、潁川與陳留等郡都給連成了一片。整個大河兩岸都開始是打成了一團,戰事已經是開始有擴大化的跡象了。
對於戰事擴大,這不是李信想看到的局面,但他也不懼就是了。真正對此極為憂心的,其實還是正在攻打淇水關的慕容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