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真趕到了汲郡以東黃河南岸之後,先就派人去通知了慕容恪,以便溝通相互配合之事。本來慕容恪聽到他到了,正在準備著攻打淇水關之事,但沒有多久,便又見到了皇甫真派來的第二撥信使。
這一次的信使是帶著虎牢關的訊息前來的,同時還告知了皇甫真有意返回支援滎陽的想法,也算是特意請示他。
“滎陽若是一失,陳留便不保,而若是陳留一失的話,整個兗州便極大可能被唐軍給攻佔。如此一來,整個大河以南地區,半數郡縣都將不為我大燕所有。到時候,唐軍便從北、西、南三面將我們包圍了起來,什麼時候想要進攻都可以了!絕不能讓此事發生!”考慮過後,慕容恪最終還是同意了皇甫真的想法。
因為陳留郡整個地方都在黃河南岸,最重要的是,這一帶除了南面乃是有一條濟水可以作為屏障來堵住晉軍之外,對於從西面打過來的唐軍卻是沒有任何可以憑藉的地方。
再加上地處平原之處,四周一望無際的都是平坦無比的地形,所以,唐軍一旦拿下了滎陽縣之後,大軍便可以順利的東進了。
整個兗州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地形,想要在這樣的地方將強大的唐軍給擋住,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即便是留下了皇甫真在此處配合自己,最終也將淇水關與河內郡給奪了回來。在南岸也已經是完全失守的情況之下,恐怕也守不住多久的。
當然,慕容恪考慮到最關鍵的一點,恐怕還是因為陷入到了三面包圍之中這件事情。到時候,萬一唐軍四出向著鄴城殺過去,幾乎就意味著朝廷根本沒有任何的地方可以逃了。
因此,保住滎陽這一個陳留郡的西面門戶,從而是使得燕軍在黃河以南的地盤不至於有太大的變動,這是最有利的事情。至於淇水這邊的話,恐怕也就只能夠是到此為止了。
之後,慕容恪便下令停止進攻,而後就在淇水關以北一帶駐軍三萬,專門負責防守淇水以南的唐軍北上。
至於麾下剩下的二萬大軍,他也並沒有帶回去,而是就地讓他們渡河與皇甫真匯合,交由皇甫真統一指揮。
如此一來,皇甫真的手中便有了三萬人馬。待到這些人馬都匯合了之後,他一面加強汲郡東面黃河東南岸的防禦,一面則是立刻率軍向著滎陽縣趕回去。
在中途之時他與慕容垂先派出援助孫希的那一萬人馬匯合後,重新調整了一下大河南岸的佈防,這才繼續趕路。
而就在他準備回援之時,此時在長社縣城之中的桓豁,也已經是接到了趙吉派人送來的書信。不過,這一件事情比較的重大,所以,他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
“將軍,此乃千載難逢之機,咱們若是錯過了的話,恐怕再想順利拿下週圍郡縣就不太容易了。”身旁的幕僚勸道。
“正是!以咱們的實力,單獨面對慕容垂大軍實無取勝之理,如今正好有人可以牽制燕軍,咱們若不趁機進取一把的話,只怕到時候大司馬那邊也無法交待!”
“將軍,此時不是猶豫之時,咱們若是不抓~住機會,恐怕好處都讓唐軍佔盡了!”
......
聽到身旁一眾官員將領們都是如此說法,顯然大家都是希望在這個時候能夠與唐軍聯合,將失地從燕軍手中奪回來的。
畢竟,去年桓溫大敗之事,到現在還沒有讓大家緩過來,一直都在想著怎麼樣將這個仇給報回來。
“也罷,如今燕軍正是自顧不瑕之際,咱們此時出兵應該是最合適的了。既然唐軍有意與咱們聯合,而且各憑實力取地,這也算是公平,我便答應此事好了!各位立刻下去準備好,等到我與趙吉那邊約定好了之後,便立刻行動!”桓豁考慮了一下之後,最終點頭答應了。
“是!不過,此事是不是應該向大司馬通報一下,讓他知道為好?”眾人當即應道,不過,有一個幕僚小聲的提醒道。
“通報大司馬之事乃是必然之舉,這件事情本將軍會處理,你們都下去準備吧!”動兵之事幹系太大,桓豁當然不可能不通知桓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