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景祐四年,姑蘇城西的一家院落裡,一個十五六的梳著雙鬟的小姑娘正在院裡逗貓。
一旁的中年男人一臉沉重地和家裡的婦人商量著什麼,兩人的神情中流露出無奈還有憤怒。
但此刻的柳久離顯然沒有意思到這些,她逗完貓,又趕去追著蝴蝶,蝴蝶追罷,又忙去盪鞦韆。
婦人一身青布短衫,在男人和小姑娘都沒看到的地方擦了擦眼淚,然後恢復著往常的溫柔喚道:“阿離,來。”
女孩被打斷了玩耍,非常的不開心,嘟著嘴說道:“娘,幹嘛呀?”
“昨天不是說想吃黃燜排骨嗎?和娘去做好不好?”婦人溫柔道。
女孩吸了吸鼻子,仰著頭疑惑地問:“娘,你昨天不是說豬肉漲價了,要過段時間再買嗎?”
“不,我們今天就吃。”
正午吃飯時,阿離總算發現今天家裡的氣氛不太對,明明是平時吃不到的排骨,可不知為何,爹孃都沒有動筷子,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凝望著她吃。
“爹爹,孃親,我,,我可以少吃幾個的。”柳久離嘴裡塞著排骨,小臉漲得通紅。
婦人眼眶一熱,幾乎又要落淚。男人開口,聲音帶著幾分沙啞:“阿離,這幾日爹爹和孃親要交給你一個任務。”
阿離忙吞下肉問道:“爹爹,是什麼任務?”
“幫爹爹去城郊橋頭葉家送一封信。”
“好!吃完飯我就去,晚上之前就回來了。”阿離爽快地回答道。
“可以不急著回來。”
“不,我才捨不得你和阿孃。”阿離抱著男人的手臂撒嬌道。
婦人忙拭去眼淚,說道:“等會再帶些泡菜去,就當是給主人的禮物了。”
阿離仰著小臉,開心地答應了。
吃完飯後,柳久離拿著爹爹寫好的信和一籃子泡菜,朝著城郊走去。一路上,她同往常一樣,十分熱情地和街坊鄰居打著招呼。
粉雕玉琢,嘴又很甜的小姑娘,自然是大家都喜愛的。她雖然已經及笄,但是爹孃卻不捨得給她說親,只說還不急。
一路上,東家塞個梨,西家送個餅,還沒到城郊,阿離肚子已經被填的飽魯魯的。
這些街坊鄰居總是對她很好,她理所應當地時不時便去幫東家掃掃地,西家打打雜。而城郊葉家,她已經很久沒去過了,不過還記得那是一個隱在樹林間的一處很大的宅院,爹爹總說葉家大伯是他的好友,但卻總是一副低人一等的樣子。
她十分地不解,朋友難道不該是平等的嗎?為什麼爹爹和孃親總是給她一種害怕葉家的感覺。葉久離還記得小時候她跟著爹孃去了幾次,但每次看著爹孃對那家人畢恭畢敬的樣子,覺得十分的不舒服,後來,便每年都找藉口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