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番慷慨陳詞,不可謂不昂揚激烈。
雖是武夫,顯然也並非什麼都不懂,否則也不可能修至宗師之境。
此時說的也都極有道理,就連啟志帝都在暗暗點頭。
他要啟志,啟什麼?
天下大同!
夏朝的繁華已經到了頂峰。
他無法在夏朝之中,做出超越前面兩位皇帝的功德了。
或者說,在夏朝,已經做到所能做的極限了。
繼續抱著同樣的想法,再往後,也不過是在為其添磚加瓦而已。
但,真無法超越,甚至媲美了麼?
不見得。
除了讓子民富強之外,還有一條真正的王者之路在前方。
開疆拓土!!!
縱然罪在一時,功亦在千秋!
相信後人會給他一箇中肯的評價,甚至能夠與開國皇帝並肩都不無可能!
哪怕因此讓國內暫時出現一些對他不好的微詞,百餘年後,後人定會誇讚他的當機立斷。
那些重新生活在夏朝的統治之下,安居樂業的子民,也不會因為先祖的一時之苦難,而將他當做暴君,反而會分外感謝能夠在夏朝安居樂業的機會!
但做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須要先翻越夏朝國內的山。
比如墨家的兼愛、非攻。
比如儒家的仁義道德。
比如眼前這位法家尚且還在人世的領袖。
作為皇帝,臉面總歸還是要點的。
有的話他不好說,但沒關係,會有人替他說。
就好像眼前的韋大司馬。
作為軍人,而且是軍人的領袖,如此強盛國度的領袖,自身更是武道宗師!
他沒有去那傳說中的不周山脈,而是選擇留在夏朝,怎麼可能是貪圖富貴之人?
他要青史留名!
宗師總量何其多也,宗師之中的佼佼者提起來更是眾星璀璨雲集,名字拿出來都是浩瀚篇章、恢弘鉅製,只是聽聞就足以讓人淚流滿面,敬仰不已。
武道宗師雖能傲立凡塵,他扔在宗師裡也僅僅只是不起眼的那一個,真要與之相比,黯然失色,猶如跳樑小醜。
但沒關係,他還是有機會。
夏朝是他青史留名最好的途徑!
他雖沒有墨丘、荀軻、禽厘勝那樣才學、操行與實力兼備的品格,但還是沒關係,他具有宗師的力量,以及對於戰鬥的洞察力。
如此,可為元帥,開疆拓土,何嘗不能名留萬世?
誰擋著他名留青史,誰就是敵人。
法家領袖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