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夜色已至,所幸今夜無雲而有月,清冷的月光潑灑間,那些圍剿大鯉的人也終於收手。
月色間,一頭頭大鯉成功飛渡龍門,捕食者難以察覺它們的身影,夜色成為了掩護,即使有明月相映,夜色也成為了它們最大的保護。
當月上中天之際,顧擔已經許久沒有再聽到大鯉飛躍龍門後的‘噗通’聲。
但在龍門山之下,仍有數十近百頭大鯉在那裡徘徊,皆是身受重創之輩。
這種以族群接力的方式,讓大部分大鯉渡過龍門口的事情,最後也必然會剩下一些老弱病殘,或者乾脆就是運氣不佳的大鯉。
它們鱗甲受創,血肉磨損,氣力衰竭,已經無力再繼續挑戰龍門口。
但對於整個大鯉的族群而言,這一切又是很有必要的。
就如同‘斷尾求生’一般,在厄難與險阻面前,總是要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換取更大的生機。
亦如同他為了保護長生之秘,選擇了隱姓埋名。
顧擔心中,隱約間有了新的感悟。
“結束了。”
這一次顧擔尚且沒有開口,中年男子便率先開口,不過是對自己的女兒在說話,“你看到了什麼?”
“鯉躍龍門,撼人心魄。”
小姑娘毫不猶豫的說道。
緊接著遲疑了片刻,她又補充道:“不過,大鯉在成功時,反倒是遇到了最大的危險。”
“哈哈!”
中年男子很是高興,伸手揉了揉小丫頭的腦袋,說道:“不錯不錯,能有此番感悟,這一趟就不算白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常說,要勝不驕,敗不餒!
那第一個飛渡龍門的大鯉,眼前看似的勝利,不代表就是一件好事;而那些落在下面,沒有飛渡龍門的大鯉,卻也僥倖逃脫了殺身之禍。
勝利者屍骨無存,失敗者卻能夠沿著來路返回,撿到一條性命,未償不能重振旗鼓。
明悟此番道理,便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勝不驕,敗不餒了。”
對於自己這個天資過人的女兒,他顯然是很喜愛的,不遺餘力的教導著她。
“眼前的勝利可能是禍患,而認為的禍患又有可能是一種福氣。人雖不能洞察全域性,卻要懂得保持好自己的內心,不至於失衡。”
中年男子又道。
小傢伙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目光轉向了顧擔和莊生,大著膽子靠近幾分,問道:“您看到了什麼了呢?”
“萬物競逐。”
莊生的回答甚是簡單,他早已不是第一次觀摩鯉躍龍門之景,但每一次到來,似乎都會因為自身的境遇不同,而有不同的感觸在心。
景還是那些景,變的,不過是觀景之人。
“大哥哥您呢?”
小丫頭的目光又轉向了顧擔,頗為好奇的問道。
她很想聽一聽,這酷似話本故事中的‘傳說人物’,見到這凡塵之中的奇景,會有何種與眾不同的想法。
若能夠從中汲取一二,便算是莫大的收穫。
年齡雖小,卻也不代表她對一切都渾然不知,渾渾噩噩。
顧擔想了想,不願打消掉小傢伙積極的想法,便說道:“百丈之山,游魚可渡;雄關漫道,人亦可為。”
從積極性上而言,依靠單個大鯉絕無可能渡過的高山險阻,的確在眾人眼前飛躍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