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190章,此章故而向前推一個數字)
平江飯店的餐廳是新近裝修的,差不多就是以京城的長城飯店的餐廳為模版,然後縮小化複製出來的,就連瓷磚和衛生間的盥洗池,都買的是同一個牌子。
但在楊銳看來,與其說平江飯店的環境優美,不如說它的廚師優秀。
出身河東本省的特級廚師,用河東的技法,烹飪河東本地產的菜餚,實在是令人稱道的珍饈美食。
不過,海處長顯然更在乎檔次,見楊銳連點了數道肉菜,很不好意思的道:“要不然來些海鮮吧,不用客氣的,咱們還不缺吃飯的錢。”
楊銳呵呵一笑,說:“吃海鮮不如去沿海地區,我挺喜歡河東菜的,嗯,再來一道羊雜割好了,弗蘭奇先生若是不感興趣的話,就單獨放在我這邊。”
“沒關係,我什麼都吃。”弗蘭奇拿起筷子擺弄了兩下,漸漸熟練起來,他陸陸續續在中國呆了一年時間了,還學不會筷子的話,肯定是要餓肚子的。
海處長想起楊銳是河東本地人,於是也不再勸說,一會兒,一道道油膩膩的葷菜上桌,海處長也不好說楊銳點菜的水平差。
人的年紀不同,口味是不同的。
比如小孩子喜歡甜味,老人喜歡苦味,這與人生閱歷沒有絲毫的關係,與人的味蕾隨著年齡的變化發生變化有關。
海處長步入了中年晚期,食譜不僅開始變素,食量也變小了,對油膩的忍耐程度更差。
楊銳正好相反。他今年才是十九歲,正是能吃能喝的年紀,而且每天都有跑步,一週要做好幾次的推舉,這種鍛鍊強度雖然比不上軍隊,能量消耗實際上是超過了,光是要維持現在將近一米九的渾身肌肉,就要大量的蛋白質,別說是精心烹製的肉菜,就是純粹的一盆紅燒肉,他都能面不改色的吃個乾淨。
梁山好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多數是因為年輕和強健的肌肉;童貫監軍食不厭精,多數是因為年老體衰。
席間最先落筷的是海處長,然後是胖子弗蘭奇,楊銳掃平半桌菜,才意猶未盡的抱著肚子停了下來,讚道:“做的太好吃了。”
“喜歡不如搬來平江,你又有錢,每天都能來吃。”海處長笑著遞給他一張溼巾。
楊銳擦擦臉,笑道:“來到平江,就不一定有心情吃飯了。”
“怎麼說?”
“來說項的人太多,天天應酬,那不叫吃飯,只能說是陪客,就像海處長這樣,吃的沒滋沒味的。”
海處長一愣,轉瞬哈哈大笑起來,淺淺的喝了一口紅酒,才道:“沒你說的那麼辛苦,陪吃也是吃嘛,這麼好的東西,用我自己的工資,一個月都吃不起,也是陪你們吃飯,才有嘗一嘗的機會,不過,要我說,錢要太多也沒用,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對不對?”
楊銳輕笑,說:“從現在的環境來說,太多自然用不完,但中國在發展,環境也在變化,誰又說得清幾年以後的情況,十年後,二十年後,多少錢才是太多,就難講了。”
他分紅多少,國醫外貿是知道的,海處長當日見到本公司的分紅,立刻就聯想到了楊銳的分紅,那份震驚自不必說。
就中國目前的環境下,15萬美元肯定不是最有錢的,但要排名的話,肯定是名列前茅。
至少,這麼多的私人財產是超出海處長的認知的,所以才有錢太多的對話。
而從楊銳的角度來說,15萬美元根本不夠花,他的私人實驗室也就是一個普通大學的普通標準,連國內一流都稱不上,以至於腦袋中的許多論文,現在依舊無法複製,就是再多10倍的錢,在燒錢的科研中,又算得了什麼。
當然,私人實驗室肯定也是超出海處長的認知的,這個時期的中國人,通常都是能花公家的錢先花公家的錢,就算他們知道“私人”的方便,也是不願意置辦的。
海處長還好是出過幾次國門的人,雖然不知道楊銳在追求什麼,也就是笑笑,放下酒杯,順著楊銳的話道:“國家發展是需要所有人努力的……小楊你就做的特別好,我聽弗蘭奇說,你這次關於精製茄尼醇的論文,就寫了三篇,還有好幾篇相關的論文?”
“是,總共8篇吧。”楊銳點點頭。有關精製茄尼醇的文章,主要就是月前寫的六篇論文,總字數兩萬,因為他自己說明可以隨意的合併,《生物化學系統生態》的編輯就將六篇給合併成了三篇,同一期刊登了兩篇,下一期又刊登了一篇。此外,另外五篇論文屬於散裝性質的,更多的是為了製造技術壁壘,而非技術本身。
但是,從學術的角度講,他散裝性質的論文,反而更受歡迎一些,除了《生物化學系統生態》以外,另一家美國化學學會的《acs化學生物學》透過了他的兩篇論文,這是一家影響因子4。5左右的期刊,比《生物化學系統生態》高階不少,多少有些出乎楊銳的意料。
畢竟,他抄襲的論文,原本只是普通的sci收錄論文,影響因子1。0左右,想來,除了時間不同以外,他系統性的實驗和總結分析也起了作用。
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一篇論文的著眼點自然不同,學術價值亦會發生巨大的區別。
海處長關心的卻不是學術性,他起了話題,就繼續道:“茄尼醇這個產業,你選的非常正確,咱們國家是菸草大國,雲南等省份,每年製作捲菸剩下來的廢菸葉都很多,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茄尼醇提純技術,日本和西歐的一些國家收購菸葉的時候就很苛刻,有些時候還不願意收購廢菸葉,而要收購好的菸葉,自己加工,賺兩茬錢,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就吃了大虧,不僅不能利用廢菸葉提高收入,還會因為外國公司的收購政策,使收入搖擺不定……”
海處長一通悲天憫人的演說以後,更是端起杯子,道:“小楊,我敬你一杯。”
楊銳無奈和他碰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