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舉辦“世界文學研討節”,就和去年《西部文學》在庫比蒂諾舉辦文學交流會一樣,都是對諾貝爾文學獎這個世界文壇top1的頂級文學獎項的一種試探。要是效果不錯,諾獎這邊的流量還被吸了過來,那以後就會有“第二屆”、“第三屆”以及系統化的管理委員會等。
要是效果一般,耶魯大學也能以自家內部交流研討的名義,打個哈哈把事情掩蓋過去。
其實,不管這個“世界文學研討節”到底能不能成,諾貝爾文學獎都會因此喪失大量公信力。
因為當權威被人質疑時,它就已經失去了權威的本質。
傳言三的大致內容和傳言二近似,不過在原因上又附加了一條。
據說建議舉辦“世界文學研討節”的不只是文學部的教授們,背後還有耶魯大學骷髏會的精英成員們!
在世界各地,無論是誰,只要提到耶魯大學,就不得不提學校裡那個最神秘的秘密精英社團——骷髏會。
骷髏會的常駐活動地點是人文與藝術學院內的一棟希臘神廟式小樓。
這棟小樓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完全屬於骷髏會,也是學校裡唯一一棟所有權不屬於學校的建築。
小樓的幾扇小窗終年緊閉,整棟建築籠罩在一種神秘色彩之下。
這裡從不對外開放,但幾乎天天有人進出。
小樓頂部還有停靠直升機的停機坪,下面的學生經常能看到豪華直升機從這兒起飛降落。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據說骷髏會的精英們稱小樓為“墓穴”,在其側牆上鐫刻著一句名言:“誰是白痴,誰是智者?無論是乞丐還是國王,最後的歸宿都是死亡。”
1965年和1967年,克里和小布什分別作為新成員被吸納進骷髏會,他們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自己是骷髏會的成員,變相坐實了這個神秘社團的存在。
耶魯大學至今還流傳著,只要加入骷髏會,就意味著已經拿到了一張通往美國權力高層的門票。
而在傳言三里,支援教授們舉辦“世界文學研討節”的幕後組織就是骷髏會。
各種神秘色彩渲染下,越來越多的世界級文學家往紐黑文小鎮慕名而來。
長達一個月的研討節現在已經過去一半,但熱度比之最初只高不低。
9月5日下午。
骷髏會“墓穴”。
已經成為骷髏會正式成員的奧利維亞和維多利亞攜手來到三樓大會客廳。
此時的大會客廳早已人山人海,在這裡拿著酒杯暢談的有美國當下炙手可熱的政商等界大人物,也有面色古板,神色淡然的耶魯大學教授,其中還有少量像奧利維亞這樣身穿學生制服的學生參與其中。
在大會客廳的更裡面,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文學家正在激烈爭辯著什麼。
“1991年,骷髏會首次批准女性加入,但那之後,長達七年,再也沒有新的女性會員出現。”
身穿晚禮服的維多利亞完全不像得了抑鬱症和厭食症。
她只覺得藉機跟著奧利維亞離開皇室是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在這裡,她覺得連空氣都是自由的。
“奧利維亞妹妹,託了你的福,我才能加入這裡呢。”
維多利亞從侍者手裡拿過一杯雞尾酒,和幾個相熟的會員打了聲招呼,隨後跟著奧利維亞繼續往裡走。
“嘻嘻~應該說是我託了你這位瑞典女王儲的福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