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e》的大火,不,準確說應該是《小王子》完結章的大火一路從實體書店燃燒到了網際網路上。
隨後藉著網際網路上千萬網民的口口相傳和各種分析評論帖,再加上森哲太郎嘔心瀝血寫的文學評論稿《一部【小王子】,半部日本兒童文學史》,直接讓北川秀的《小王子》火到了海外各國。
1998年9月2日。
新一期的《大眾》準時發售。
上一期《半澤直樹》釋出了完結章後,讀者們意猶未盡,紛紛來信詢問《大眾》編輯部的編輯們:北川老師打算什麼時候開寫《半澤直樹》的第二部?
他們還等著看半澤怎麼去處理“500億円”的貸款危機呢!
可惜這個問題編輯部的編輯們根本沒法回答。
連身為北川秀責任編輯的石田泰淳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前陣子他壯著膽子旁敲側擊過北川老師這個問題。
北川老師的答覆很簡單:第二部的構思已經有了,不過具體什麼時候寫,得看他的心情。
這相當於一個遙遙無期的承諾,頓時讓《大眾》編輯部慌得不行。
原本《大眾》編輯部準備先用各種宣發手段預熱下《半澤直樹》第二部。
藉著第一部完結的餘熱,順便讓《大眾》走上正軌,別像《文藝》那樣,一脫離北川老師就泯然眾人。
但北川老師的這個回答,讓石田泰淳有種第二部估計得等好久才會有的感覺,因此他果斷拒絕了先宣發預熱的方案——
萬一宣發預熱了一陣子,最後北川老師說第二部得幾年後再寫,那不就欺騙讀者了麼?
日本文學市場的總體體量不大,和金融、建築、汽車等大市場完全比不了。
但日本文學市場提供的利潤和就業崗位可不少,一度和日本動漫、遊戲並稱日本文娛界三駕馬車。
能在如此小的體量下獲得如此大的利益,原因就在文學市場讀者們的粘性和付費比率上。
只要入了坑,讀者們會一直看書,且任何時候都願意為文字讀物付點錢。
但這些東西的基礎,都建立在雙方的信任上。
歷史告訴石田泰淳。
再利害的文學家,譬如昔日的日本文壇“天下第一”谷崎一郎,或是再強大的出版社,譬如當初穩居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新潮社,都沒法在違背這點後繼續逍遙自在下去。
如今已是主編的石田泰淳在大眾編輯部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不像實習生時人微言輕,沒人理會。
他這麼提議,大家第一反應是北川老師的意思,便同意了暫緩《半澤直樹》第二部預熱宣發的企劃。
可這麼一來,《大眾》的銷量也從上一期的傲視群雄,瞬間降至這一期的堪堪過關。
讀者們不傻。
他們願意錢購買一本全新的文學雜誌,大多是衝著北川老師的名頭。
現在北川老師不在這裡寫書了,願意留下的讀者自然不多。
不過和近乎銷量腰斬的《文藝》不同,北川秀創立的這本《大眾》,主流受眾是那些認知不高,對文學性需求相對較低的大眾讀者。
他們不像純文學讀者那樣對作品的質量吹毛求疵,也沒有說非得只看某個作者的作品。
因此9月2日發售當天,還是有不少讀者排隊去書店購買《大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