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份的東京和往年的春暖花開有所不同,明明快到櫻花盛開的季節,天氣卻依舊陰冷而溼寒。
前陣子震撼全國的東電OL被殺事件徹底結案了。
兇手是一名尼泊爾來的小飯店老闆,自稱是渡邊泰子做販春娘時的常客,因愛生恨後對渡邊泰子痛下殺手。
案件的真相是否如此已經並不重要,無論是東電、渡邊泰子的家人還是隱藏在幕後的那些傢伙,他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唯一對渡邊泰子之死抱有懷疑的則是和她一樣的芸芸上班族。
泡沫經濟給日本國帶來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埋下了無數隱患。
高度發達的資本社會宛如一隻瞌睡的猛虎,平時打著哈欠,看似人畜無害,但你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暴起咬你一口。
渡邊泰子之死的不了了之難免讓上班族和社畜們有兔死狐悲的絕望感。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明顯是為了反映資本社會困境和普通社畜生活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迎來了一波出乎意料的口碑反轉。
【冷酷仙境】裡那些猶如機器人般一刻不停幫公司賺錢的計算士讓人代入感極強,也讓人感到無比悲涼。
主人公勤勤懇懇地做著屬於自己分內的工作,每天都活在極為規律的世界中。
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我”想在退休之後用攢下來的錢買一棟郊外別墅,讀讀書看看電影,學學大提琴,優哉遊哉的打發剩下的餘生。
這也是絕大多數上班族們幻想的退休後生活。
【冷酷仙境】的真實與深刻毋庸置疑,超過50萬的讀者給這個篇章打出了9.5分的超高分!
同樣口碑不錯的《痴人愛慾》,約30萬讀者打分,評分也不過是8.7分。
而那個被大家普遍認為拖了後腿的【世界盡頭】篇章原來只有21萬的讀者打分,最終評分為6.7分,距離及格線一步之遙。
但在口碑回暖後,許多人開始嘗試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漸漸有學者和教授提出,【世界盡頭】的無名小鎮也許是“計算士”們的潛意識世界。
北川老師看似在寫兩個毫無關聯的故事,實際上一表一里,【冷酷仙境】寓意著看似美妙,宛如仙境的真實世界十分冷酷。
【世界盡頭】則是指每個人內心世界的盡頭。
百花齊放般的解讀給北川秀的新書注入了一絲生機,【世界盡頭】篇章的讀者評分也從6.7分拉昇到了7.2分。
可惜無論社會上對《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討論多麼熱烈,北川老師似乎隱身了一般,毫不在意這些,沒人聯絡得上他,他也從不在社交媒體和個人網站上說些什麼。
反倒是以往“高冷”的谷崎一郎越發高調,八十歲的高齡,還在不斷跟著新潮社做各種宣傳,前幾天乾脆跑到幾所知名院校開座談會,高談闊論了一番日本文壇的現狀,以及日本純文學之路該怎麼走才能真正順暢。
為了提高《新潮》的銷量,谷崎一郎聯名許多文學名家,搞了一個買書就能參加文學交流會的活動,又大大提振了一波3月號《新潮》的銷量。
這樣一直到了三月底,正好賣了15天的3月號《新潮》總銷量299.4萬冊,看來月銷量突破400萬冊輕輕鬆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破1月號《文藝》的561.9萬冊的新紀錄。
這也從側面體現出當年那本《新潮》580萬冊的歷史記錄有多恐怖。
比《新潮》少賣了三天的3月號《文藝》也不遑多讓,以總銷量273.1萬冊緊隨其後,穩居第二。
拿到這個資料後,原本以為勝券在握,信心滿滿的谷崎一郎瞬間驚愕,難以相信《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在口碑不如《痴人愛慾》下,竟然還能咬的那麼死!
“我們起碼比河出書房多花了一倍的錢在宣傳上,《痴人愛慾》也明顯在讀者群體裡的口碑更好。在這種情況下,它還能緊追不放麼?”
谷崎一郎拿著資料表,枯瘦的雙手都在輕輕顫抖。
這一刻,他才真正體會到北川秀這個年輕人在日本文學市場的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