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現在,1997年,網際網路行業尚未崛起,別說跨國,有時候跨了省市,訊息都不太準確了。
沒想到這邊才發酵了幾天的新聞,居然都風傳到法國了!
“事情大抵和您看到的新聞相似,不過其中一些細節不太對。”北川秀索性把整件事給傑拉德覆盤了一遍。
如今推薦人名單大機率已經被傳遞到瑞典文學院,要是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他和1996年的諾獎評選又沒什麼關係了。
偏偏這事怎麼扯皮,北川秀也很難影響到諾獎評委那邊,因此他能做的,也就是讓更多海外名人知曉此事了。
“原來如此.貴國文壇很複雜啊。”看慣了商業鬥爭的傑拉德很快就摸清楚了事件背後的邏輯——
日本文壇的名宿們不喜歡北川老師這個年輕氣盛,破壞規矩的新人,希望透過各種方式的打壓讓他“老實”一點。
畢竟各行各業,只要有足夠的熱度,就意味著站在頂端的人能有數不盡的金錢和美女。
被大部分人認為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文學亦是如此。
只是文學更加特殊,文學家裡鐵骨錚錚的人比較多,性格剛烈到敢和政治家作對的也多,所以這個圈子看起來更乾淨些。
在法國,文壇還是比較清流的。
正是因為他們的純正文學性,龔古爾文學獎等文學獎項才能在世界範圍知名,併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有才華的新人。
傑拉德原以為孕育出了北川老師這樣的文學家的日本文壇也類似法國文壇,現在看,分明是一坨臭狗屎匯聚的茅廁啊!
“讓您看笑話了。”北川秀笑道。
這也算是另一種意義的丟人丟到國外去了吧?
“抱歉,這事我可能幫不上您的忙了,不過我可以聯絡這邊的出版社,幫您繼續出版您的其他作品。”
傑拉德思索了下,他在法國文壇有不錯的人脈,靠著香奈兒集團的名氣,應該也能聯絡上瑞典文學院那邊,但要他們重視並調查此事,就有點虛無縹緲了。
或許花足夠多的錢,他也能讓瑞典文學院重視北川秀,但北川秀真的值那麼多錢嗎?
同樣是龔古爾文學獎獲得者,支援本國本土文學家顯然比支援北川秀更有經濟效益。
可直覺又告訴他,自己女兒無比崇拜的這個年輕人,似乎不太一樣。
思前想後,他還是沒有徹底置身事外,而是換了個角度迂迴幫助下這位遠在東方的新銳文學家。
也算是幫女兒再結一次善緣。
“是嗎?謝謝您!我會讓我的出版社馬上聯絡您的。”
北川秀沒想到還能獲得一個意外之喜。
因為日本文學的特殊性,以及諸多“天下一品”的的出海失敗,現在大部分的西方出版社都不太願意出版日本文學了。
很多外行人覺得跨國出版就是談個版權,找個翻譯,然後印刷上架的事。
實際上一本離開本土到海外上架,整個流程無比繁瑣。
首先,擁有原著出版權的出版社及作家要同意此事,然後對方的出版社還得花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版權費購買下的海外出版權。
一切談妥後,兩國的文化監督部門、出版監督部門等單位還得一一核實合同條款,嚴格的還要稽核原版內容和翻譯內容。
大部分在這一關最煎熬,因為兩國國情不同,對文化的監管力度也不同,所以正文大機率要進行刪改,一改動,可能就失去了原著精髓,導致銷量撲街。
這些所有問題都解決掉後,海外印刷完畢,出版上架前又要找海外的特殊部門報備稽核,又是一輪刪減和協商。
一本書從決定海外出版,到最終在海外的書店上架,有時候得拖一兩年時間。
很多國家漸漸發現這玩意兒很耗費財力物力,而一旦選的書賣不好,簡直就是血虧,因此久而久之,海外出版就成了知名作家的個人特權。
日本文學偏偏在西方還很不受歡迎,使得海外出版更為費勁。
海外出版這事,唯一例外的就是隔壁。
隔壁曾一度對海外文學作品大開綠燈,那會兒是隔壁讀者們的福音,什麼書都能看到,還都是無刪版。
但隨著時間推移,文化監管力度加強後,海外的文娛作品現在幾乎在隔壁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