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會產生這樣既新奇又熟悉的感覺!
想明白這些後,千早琉璃心裡對北川老師滿是敬佩和崇拜。
只是高中生的她必然還有很多東西看不出來。
但僅僅是她能讀出的那點東西,就足以讓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了!
真是了不起啊!
北川老師!
她手指輕輕翻動書頁,更加期待起後面的四篇。
百田尚樹老師的《永遠的24號》她也看了。
寫的很棒,可惜三部一篇比一篇差,有種高開低走的感覺,令人遺憾。
目前看,北川老師則在高開高走,更加讓人驚喜。
千早琉璃又翻了一頁。
第三篇名叫《礦井裡的人們》,開頭第一句“信介死了,他的妻子惠子也死了”立即就抓住了千早琉璃的心,讓她兩耳不聞窗外事般完全撲進了故事劇情中。
就這樣。
千早琉璃捧著《文藝》,如痴如醉的讀著,不知不覺,地鐵都過站了,她也完全沒注意到。
直到來到終點站,工作人員上車清理人員,她才恍然,不好意思的拿著雜誌下車,重新跑到對向車道去等候新一班地鐵。
這段時間裡。
她順勢把《礦井裡的人們》在內的另外三篇都看完了。
北川老師完全沒有讓她失望。
前五篇連載的,一篇比一篇好看,明明互不關聯,積蓄的情緒卻層層疊疊,讓她欲罷不能,越來越沉迷其中。
而此刻,隨著新一班地鐵來臨,她的目光也慢慢鎖定在了最後那篇上。
“《伊豆的舞女》.”
有了前面五篇的鋪墊,此刻的千早琉璃對它充滿著期待和好奇。
能被北川老師冠以書名,這應該是老師眼中寫的最好,最能打動讀者的那一篇吧!
真想馬上就知道它的內容啊!
“《伊豆的舞女》?名字聽起來倒是更像三流的官能。”
谷崎一郎泡茶喝茶,目光卻死死鎖定在那本翻開的《文藝》上。
百田尚樹的三篇新他看了。
筆力有餘,但深意不足。
為了能更好貼合市場還寫成了大眾文學。
令人不齒。
但對付那個目中無人的後輩,應該綽綽有餘了吧。
這麼想著,他伸出手來,翻頁,目光落在第一篇《招魂節一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