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認識北川秀後,她的破功次數日漸增長,好不容易維持了幾年的人設在瘋狂崩塌。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啊!
一本純文學雜誌能在首刷日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放在過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對她們兩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北川秀的反戰核心和網際網路營銷這兩個新選擇是正確的!
另外,《奇鳥行狀錄》和《緬甸的豎琴》的第一次交鋒,他們這邊還略佔上風。
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北川秀靠著龔古爾文學獎成功邁入“天下一品”之列,但日本文壇對他的質疑,前輩們對他的不認可依舊存在。
這次的銷量和讀者的反饋,結結實實打了那些人的臉,也側面證明了他這個“天下一品”的含金量。
“只要後續的銷量能穩住,這個月的交鋒差不多就是平手了。”
齋藤玲奈在心裡小小慶賀了一番,便立即看起其他重要的資料。
首刷日銷量代表雜誌的受歡迎程度,如果這個資料稀爛,那這一期的雜誌基本就宣告了失敗。
碰到這種情況,編輯部往往會連續開會好幾天,將連載的一篇篇分析過去,儘量把讀者不願意購買的原因找出來。
別以為這是小事。
讀者的購買意願是有慣性的。
一旦他們認定了某一本雜誌,開始大量投入金錢和時間成本,就會慢慢對這本雜誌更加寬容。
有統計資料表示,超過70%的讀者對常年訂閱的雜誌更加包容,而對新雜誌要求更高。
而慣性購買的雜誌都不願意買了,那代表雜誌質量可能大幅度跳水了!
這問題不迅速處理好,再厲害的雜誌,也會像現在的《群像》一樣,從一流淪為二流,再難翻身。
反過來亦是如此。
首刷日突然資料爆棚,就意味著有大量新讀者湧入。
上期首刷日超過12萬冊的是增刊,而非連載有麻生真由美他們新書的正刊,雖說那期正刊也賣了快5萬,但和12萬的差距還是挺大。
這期換成北川秀的新書,資料直接翻了兩倍多,可見他的影響力之大。
怎麼守住這些北川秀引來的新讀者,才是編輯部近期最重要的工作。
除此以外,前三日總銷量,一週平均銷量,一週最低銷量等資料都很重要。
眼見齋藤玲奈開始忙活,河出靜子也就不打擾她了,互相鼓勵一番後,她悄然退出辦公室,掏出手機撥通了北川秀的號碼。
這個喜訊,她作為大老闆和合夥人,希望能第一時間告知他。
嘟嘟嘟三聲後,電話接通。
“河出社長?您找我有事嗎?”
北川秀好聽的聲音從手機那頭傳來。
他那邊好像在舉辦什麼典禮,敲鑼打鼓,各種樂器聲不斷,聽得河出靜子頭皮發麻。
“北川老師,莫西莫西?能聽到我說話嗎?”河出靜子不由得提高音量,聲音也從一貫的冰冷捎上了一些喜色,“首刷日的資料出來了,14.5萬冊!恭喜你!新書開門紅呢。”
“14.5萬冊麼?這個是東京地區的銷量,還是全國總銷量?雜誌延遲發售了,統計是按照原來的時間點,還是把延遲的時間補上了?”
北川秀也跟著扯起了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