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19日。
最新一期《文藝》發售的第二天。
東京新宿區,河出書房新社本部。
《文藝》編輯部,副總編辦公室。
“咚咚咚——”
“請進。”
筆耕不息的齋藤玲奈頭也沒抬,繼續翻閱著手裡各式各樣的資料包表。
8月號《文藝》因延遲發售,各項統計資料還沒出爐,她只能一邊對照上期銷量情況,一邊拿《文學界》的資料來做參考。
不得不說“天下一品”在日本文壇的號召力無人能出其右。
有馬賴義發表《緬甸的豎琴》前,7月號《文學界》首刷日銷量為3.7萬冊,月銷約59.4萬冊,穩居五大純文學雜誌第三位,和排名第二的《文藝》相差無幾。
他的新書發表後,8月號《文學界》首刷日狂賣14.2萬冊!
資料直接提高了四倍多!
今天是它發售的第四天,據說東京各大書店還是處於缺貨狀態,可見讀者們對這部的喜愛。
壓力好大啊.
齋藤玲奈這麼想著,忽然意識到敲門人好像現在都沒什麼聲音,連忙抬頭,愕然發現走來的不是秘書,是大老闆河出靜子!
河出靜子手裡還捧著一摞資料夾,嚇得齋藤玲奈趕緊起身幫忙。
“靜子.河出社長,您怎麼來了?”齋藤玲奈一眼就看到了資料夾裡的銷量資料表,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和你一樣,有點期待,也有點害怕昨天的資料。”河出靜子路過這邊時恰好看到齋藤玲奈的秘書捧著資料準備進來,按照以往慣例,真實資料要編輯部分析完後才會上報給她。
她有點等不及了,就乾脆拿過資料,順便來看看齋藤玲奈。
“您也還沒看嗎?”齋藤玲奈將那堆資料夾放到桌上,伸手抽出了那份銷量資料表,指尖碰到A4紙時,心尖微微顫抖了下。
“嗯。”河出靜子拉過椅子,和她並排坐下。
雖然依舊那副冰山美人的樣子,但包臀裙下,從高跟鞋裡慢慢勾起的黑絲美足已經暴露了她此時的心情。
兩人同時深吸一口氣,然後看向那張密密麻麻的報表。
“呼——”
一堆資料裡,她們一眼就看到了那個殷紅的“14.5”,懸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
“14.5萬冊又是全新的記錄啊。”齋藤玲奈小小感慨了下。
說實話,和北川秀搭檔久了,破紀錄什麼的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一般的歷史記錄都很難引起她的情緒起伏了。
仔細一想,才能慢慢體會到這個數字的恐怖與瘋狂。
去年兩人還在講談社時,陷入了生死危機的《群像》一個月的總銷量都快跌破30萬冊了。
那時候的《文藝》就更別說了,20萬冊左右的銷量,也就和二流純文學雜誌比比了。
而現在,《文藝》首日就能賣出去14.5萬冊,一個月搞不好能抵得上去年大半年。
用脫胎換骨都不足以形容這種變化!
“嗯很不錯。”河出靜子感覺自己的嘴角都快壓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