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下文學 .】,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高玉祥在代表太后酣暢淋漓的表達了一番對晉王妃的信重以及思念後,一個結果已然再無更變,因為急公會忽然發起的反叛,衡州等地接連陷落,甚至連廣州也危在旦夕,太后震怒非常,又憂心如焚,在這樣的情勢下,晉朔當然不容有變,必須晉王妃速速回去坐鎮,眼看長安在望,十一娘也只好返回太原。
可對於內亂已生的噩耗,十一娘並沒覺得如何悚憂,就連賀燁的態度,也極其超然。
“縱然暴亂一生,不利大統,然而那些因為工窯令所害之子民,總算能夠得以喘息了!”
賀燁這態度,顯然是唯恐天下不亂。
十一娘也從功利的角度剖析:“內亂既生,新厥只怕會更加蠢蠢欲動,韋海池這時,可沒有更多閒心顧及太原,工窯令是無論如何也堅持不下去了,衡州策變剛好發生在此時……看來就算咱們並無針對徐修能之想,他這回也是焦頭爛額。”
正如高玉祥所說,工窯令雖是謝瑩首先提倡,但太后那時尚有節制,不過在京兆府施行,畢竟天子腳下,諸州官縣令尚有顧慮,不大膽敢以權謀私,並沒有造成危害,又能緩解財政危機,看來的確善政。
所以太后不可能讓謝瑩區區閨閣出面背黑鍋,但建議將工窯令廣推全國的徐修能,可就難辭其咎了!
是他一手導演了衡州吉兆,阻斷太后建陵逾制遭到上蒼降怒的流言,可偏偏就是衡州,率先被急公會佔領,以此為根據地,正式發動對韋太后的討伐!
固然衡州等地不屬邊關,駐軍有限,但在短短一段時間內,竟然陷落匪眾,可見民憤洶洶之猛,工窯暴/政之謬!
太后不可能站出來承擔罪責,她必須要一個人背黑鍋,徐修能,是最最合適的人選。
十一娘幾乎認為徐修能這回是在劫難逃,可是當她返晉途中,又剛好是在潞州,竟然便親眼目睹了《代英宗太子賀銘傳檄天下文》!
這偏檄文不僅歷數韋太后執政多年,造成種種禍端,甚至重提裴鄭舊案,指明為韋后黨陷害忠良,然而最最關鍵的是,提出廢太子賀銘是被肅宗帝賀鈺陷害,肅宗帝乃篡位,那麼其子德宗,其孫仁宗,更不要說當今天子傀儡賀洱,盡非正統,急公會一介堂主朱子玉,正是英宗太子賀銘之後,為英宗嫡孫,理當取代逆帝肅宗一脈,克承大統!
這是歷來謀亂必不可少的旗幟,也是所謂正義,然而十一娘卻大為惋惜。
因為急公會就此一舉,將代表平民反抗暴/政的行為,轉變為賀姓宗室之間的內鬥了。
賀銘一脈,除了朱子玉,再無子孫,這樣的“撥亂反正”,是不可能得到天下權貴以及賀姓宗室認同的。
至於平民百姓,無非也是被急公會利用,因為他們倘若不反,面臨的便是淪為衣食無依,慘死苛政!
當然,這封檄文自然也給了徐修能一線生機,因為如果太后將他處決,並不能平息叛亂,關鍵已經轉為肅宗帝繼位是否合法了。
十一娘還有一個特別擔憂的地方。
這日被賀燁一語道破——
“急公會草莽之眾,但此篇檄文,駢語華麗,度其語法言辭,必出世族子弟,不會是蕭小九吧?”
“應當就是小九。”十一娘扶額。
而當晉王夫婦抵達晉陽城不久,“噩耗”接踵而至,廣州淪陷,被急公會控制,現下已經脫離賀周統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