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天子也想他死,那就一點活路都沒有。
所以賀燁很快做出決斷:“既然是慢性毒物,內侍不需阻止,我服用便是。”
但其實也服用沒過兩日,賀燁很快傷風——大熱天氣,要傷風可不簡單,他是真正浸入冰水當中!
在冰水裡浸了整晚,終於高熱不退。
小崔後當年還有一個“暗線”供職太醫院,可要得那位診治也不簡單,賀燁忍受病痛,好些日子都未服湯藥,終於,因為裴後薨逝傷痛不已的天子被驚動,得知賀燁竟然病重,大發雷霆,親自過問,眾太醫毫無對策下,才得那自己人有了把脈機會。
——中毒!
這是必然結果。
太后因為做賊心虛也沒往深追究,草草用了個無關緊要的宮人頂罪,就應付過去這遭。
然而賀衍卻因此將賀燁內入羽翼之下,以致於同飲同住。
賀燁越來越明白,他是託了阿嫂的福。
因為當時,天子對太后心存不滿,做為一系列違逆太后心願的事,他是一例,最顯然一例就是力駁立後,甚至連貴妃位,都沒給予太后中意者謝妃,而是予柳氏阿姐。
這當中有的事情,賀燁不願深想,因為想也是白想。
許多日月,他用心僅僅在於,活下去。
這一點已經尤其艱難。
然而這三年之間,他卻得到天子無微不至庇顧,往年天子去驪泉宮及其餘別宮避暑,都會帶著他一同,但吃只用御食,但飲同樣只用御飲,賀燁感覺得到阿兄是用這種方式警告某人——千萬莫要輕舉妄動。
而時過境遷後,他有時也難免會回想起曾經受阿兄囑令庇顧他那位女子。
將他厭煩經史文教時實上報太后,然而對於有千牛衛教授武藝一事卻決口不提,甚至於還曾隱晦提醒:“阿弟即使因為心懷傷慟,卻也得留意莫在太后跟前顯現,倘若阿弟心事太重,太后也勢必會掛懷。”
他當時不以為意,可後來細細一想……
皇后是在提醒他,戒備之心太明顯了!
一個寡言隱忍者,與一個跋扈囂張者,誰更容易被人嗤之以鼻不當為事?
所以,這三年來就有不少人遭殃,晉王賀燁“聲名顯赫”。
可是呢,這回天子離京是為太后福地一事祭祀,晉王再也沒有藉口跟隨。
如此絕佳機會,難道太后就會放過?
再者……賀燁不無沮喪地想,若非他多事,把那宮人臉上劃了幾刀,說不定也不會引發這事,他這還真是……搬起石頭砸腳!
不過貴妃顯明要與太后打擂臺了,難道這回他仍然要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