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貨艙裝載的只有少量能源裝置,現成能用有價值的東西幾乎沒有,百里燕只拿走了二號貨艙儲備室中的七塊輔助棒,確切的說,是一種直徑兩寸,長五寸半,極為先進的棒狀手持式中央智慧計算機,具備許多狂瀾子系統不具備的功能。
除棒式計算機外,還有一種行動式輔助潛入系統,體積不是很大,可以微態控制,植入於人體胸腔,附件子系統植入腦組織。
無論那種形態,使用時語音或腦電呼叫即可,自動調出擬態介面。使用複合能源,電漿質可以驅動。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那種職能系統,都實現了眼底視覺化。既顯示介面可以直接投射如生物眼底,透過腦電意念實現介面操作。當然,也可以是進行投射式的虛擬擬態介面,這取決於個人習慣和能耗。
該種計算機運算能力根本不是地球量子計算機能比,同時具備多種模組化功能,與艦船系統聯網後,可以組網代替系統接管艦船區域性運作,比狂瀾的子系統功能強大得多。
二號貨艙儲存室共計有三十件,其餘二十三件已經損壞。根據狂瀾提供的資訊,全船還有相同和相似功能型號輔助邦兩百七十四根,能用的五十二根。
三號貨艙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只在儲存室中拿到了輔助棒和一臺艦載訊號中繼器。四號貨艙很雜,儲存相對最好,收穫還是不小的。
有一些核心資源,一些儀器裝置,但多數都是超前技術,暫時根本用不上,而有的當下的基礎科學薄弱,沒有亞能不足以掌握其原理和特性,無法驅動使用。
不過也不是全無收穫,發現了一套元素波相儀,一套資源分揀過濾器。元素波相儀應該安裝在艦體總控中心中段腹部下方,用於對星球照射掃描,利用不同元素與化合物在定向能掃描下波長和其他物理特性的差異加以區別,從而瞭解星球的資源分佈,確定是否具有價值。
這套裝置應該安裝在這艘貨船的腹部,而這艘貨船本身不具備這項功能模組,是原計劃抵達目的地後改裝升級,所以提前預置模組放於艙內。
資源分揀過濾器與元素波相儀是關聯配套系統,資源分揀過濾器用於星球資源的採集過濾,能處理三千四百種以上的元素,原計劃在完成這次返程任務後,這艘貨船將被改裝成採集船,前往巨行星和深空過濾礦物與核心元素介質。
這兩套裝置都能使用電漿質驅動,而元素波相儀的功率很大,極限功率在十多公里外能融化一塊四尺厚的均質鋼,當下用於掃描行星意義不是很大,顯然不具備這項條件。
“元素波相儀功率能不能改小一些。”
“你打算幹什麼?”
“我想拿回去化驗元素,儘快找齊這個星球全部元素。”
“如果只是微功能使用,這個沒問題,”
狂瀾肯定道,百里燕又問:
“資源分揀過濾器我想拿回去過濾有毒物質,分揀有用元素,日後可以用它建立一個汙廢處理中心,減少星球汙染,你以為怎麼樣。”
“我覺得你想得太多了,無論文明再如何的發達,汙染只會從俠義概念變為更加廣義的概念,內容也會無窮增加。
你們認為天然氣是綠色能源,但天然氣燃燒後產生大量的水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最終依然會增加地表液體的總量,從而推高海平面,增加空氣溼度,改變氣壓,雖然沒有感官上的汙染,但不可否認因為天然氣而增加的液態水,就是多餘的垃圾汙染。
資源分揀過濾器充其量對初期文明的工業汙染具有一定的幫助,隨著文明等級越高,當然,如果將垃圾運往其他星球那就另說了,不過日後隨著文明增長,運走的垃圾和汙染依然會產生其他問題。
另外,我必須提醒你,這兩套裝置對你而言是意外的收穫,但並非沒有代價和成本,你仍需要推動研究資源的回收利用和資源轉化,以減少損害和浪費。
此外,我給你的幫助儘管會因為文明等級的差距,而極大降低所需支出的處理成本,因此今後會產生成本依賴和不勞而獲的惡習。
而由於資源最終都將進入經濟活動,所以過不勞而獲技術獲得低成本只會增加對未來科技的依賴,甚至改變物種特性。因此我建議你如果一定要使用這兩套裝置,應該考慮技術貶值成本,使用經濟手段使之恢復原有的價值。
而透過經濟手段獲取的經濟利益,應該投入科研攻關而不是無度的揮霍。”
“你說的有道理,多謝你的提醒,我會注意的。另外,這兩臺裝置能維持多久的壽命,這麼大的體積,能剝離分解模組分解嗎?”
資源分揀過濾器長超過三十丈,寬十二丈,最高處五丈,儼然一個小型加工廠,元素波相儀雖然小得多,但也有一套一室一廳的體積,且不說體形巨大,不分解無法搬走,其使用有質量極大的未知元素,以當下條件根本弄不走,更別說千里迢迢運回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