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一,鹹王離開軒雲,啟程前往永興巡視工業和周空的鎮軍,出於保密,隨行儀仗極其隨行官員為準入內,鹹王只帶焦木華與禁軍三百人由東城入城。
剛入城,眾人便是看到十數里外,西城四十萬斤鍊鋼爐穹頂,鹹王遙指鐵爐,誤以為是某棟高層建築:
“愛卿,前方高於城頭之大廈乃是作何用啊?”
“回大王,那是西城城西的煉爐,高達七八丈有餘。”
“這麼高啊,這一年能煉不少好鐵吧。今年正月寡人聽愛卿說去年鐵產已達四千五百萬斤,莫不是此神爐所煉。”
鹹王此話一出,盧皋、焦木華等人均大吃一驚。
冶金的資料一直都是機密,只百里燕一人每季度向鹹王單獨稟報,年底匯總。因此一直以來鹹國能冶煉多少生鐵、鋼鐵、銅、錫、鉛都不清楚,這還僅僅只是生鐵、碳鋼兩塊的產量,合計特種鋼、工具鋼、工程鋼、刀具鋼,實際的鐵基材料產能近六千萬斤。
乍聽四千五百萬斤,驚得盧皋、焦木華等人目瞪口呆。
這時百里燕繼續說道:
“不瞞大王,此煉爐一次可煉四十萬斤鋼,一天出一次鐵水,約二十五萬斤,此爐一年約可產鋼鐵一萬萬斤。眼下處於待生產初期,尚不熟練,日後還可進一步提曾產力。未來數年內,臣還將陸續興建四座四十萬斤爐,並興建一座百萬斤爐,十年十五年後鹹國僅鋼鐵一樣,可年產百億斤不止。”
聽到這些,鹹王沉默了,眼中綻放著無限華光,嚮往著十五年後鹹國將是如何強盛。這時依然震驚的盧皋突然問道:
“司農大人,本將沒有聽錯吧,此爐一年可產一萬萬斤好鋼!”
“盧將軍沒有聽錯,此爐一年至少一億斤。眼下尚在初煉階段,以測試煉爐效果,日後產量將逐步遞增,預計明年將增加之三十至三十五萬斤每日。”
“嘶……”盧皋心頭大怔,驚的眼珠直打轉,稍事片刻他又說:“眼下各國諸侯竭力鍊鐵,最多者不過年產百萬斤,中原各諸侯加起來尚且不足六百萬斤生熟鐵,而今卻還不抵我鹹國一座煉爐,這日後若是隻比鋼鐵,其他諸侯焉能不敗。”
“確是如此,誰的鋼多誰便能更勝一籌,誰的鋼好誰能造更為厲害的兵器。但國力並不取決於單個物品的多寡,軍隊計程車氣,將帥的才能,戰法的得當,乃至農業、商業財政以及後勤轉運是否強大,都決定國之強弱。”
話音落下,鹹王突然說道:
“永興侯啊,一年產這麼多鐵,鐵價會否跌賤至無利可圖,傷及國本呀。”
“回大王,暫還不至於,至少五六十年內還不至於。鹹國需要建設,光機器、精巧零件、兵器裝備,乃至新式槍械所需生鐵、鋼鐵,眼下每年消耗便達數千萬斤,日後根本不足用。
除此之外永興、軒雲、瑞田三處主要倉庫陸續囤積了兩千多萬斤鋼材,五百多萬斤生鐵,一千兩百萬斤的紫銅,四百萬斤的錫,加上各處大倉儲備鐵料,十多年來陸續儲備總額超過五千萬斤,即便永興煉爐全部停產,也可供國內支用三年作用。
另外,鋼鐵價格越低,對我鹹國建設成產越有好處,此前能買一斤鐵的錢,現在能賣五斤六斤,不僅採購成本大幅降低,同時更利於鹹國加緊建設。”
“既然永興鐵產如此驚人,那為何不見市面的鐵價下跌,還維持十年前的價錢。”盧皋不解問,鹹王接過話說:
“此問寡人來答吧。如果鐵價太低,其他諸侯國鐵價又太高,便會致使我國百姓將買到的鐵料走私出國,而如今鹹國鐵料已經全面放開不再禁受,如此無異於損害我國利益,而肥了其他諸侯。
二來限制對諸侯出口,以掩蓋鹹國鐵產總額,同時抬高了鐵價,還能賺取更多的錢財,用於國庫與國內大興土木。而永興自己用鐵,更多需要永興侯自行支付,因此亦需要抬高鐵價,賺取利潤。
最後,各地倉儲鐵料銅料雖是國庫以本價採買儲存,卻是掏的國庫錢款,這筆錢若是由國庫直接出,每年縱然不會太多,卻也浪費錢財,因此維持鐵價不便,有利於囤積鐵料銅料積攢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