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帝國行 > 第791章 土地換金礦

第791章 土地換金礦 (第1/2頁)

“他真敢做得出來,當此危局,竟冒天下之大不為先發制人,真不愧是百里燕,天下恐怕無他不敢違之事。”公良修大發感慨,收起來信又與父親公良義道:“父親,依孩兒之見,中原局勢將生變數,因儘快去信二叔,應對內朝變動。”

“嗯,修兒所見與為父一致,聖焱、雷霆兵敗在即,長孫無力繼續南下,東線戰局已無懸念。而今鹹國如魚得水,擁兵達數十萬之眾,晉王若不舉全國之力奮擊死戰不能滅鹹,但若興大兵,以百里燕之能,定是兩敗俱傷,恐怕晉王不久將騎虎難下。由此看來,鹹國根基已成,稍加時日休養生息,必成中原強國。”

“都怪孩兒當日一時衝動,怕是百里燕下次又要奚落於我。”

“呵呵……此人著實不簡單吶,依為父看,百里燕料定你不會信他,故而先與你推心置腹,後再激將於你,唯有如此,我公良氏才會理虧。實則他先耍詭計在先,我等吃虧在後。”

“父親所言極是,百里燕現在與那些奸商一般嘴臉,如同做買賣的商賈一樣討教還價,真沒見過此等可恥之人。”

“諸侯交爭,又何嘗不是一樁生意,不過是交易的貨物變成了土地與性命罷了。這樣吧,我等靜觀其變,待百里燕退走了晉軍,就照城、杏城兩地之事再與鹹國交涉也不遲。”

“那萬一大王不準怎辦?”

“眼下衛國仍未曾東進,我軍可繼續西進佔取更多土地。屆時鹹國退走晉軍,必然要與衛國和談,讓出土地是必然之舉。如此我志國若也佔據更多土地,勢必與衛國直接接壤,衛國與鹹國妥協後,即刻會調轉鋒芒對我不利。

為父想,眼下大王已是佔了徐國滋源郡的金銀礦,徐國日後會來來討要,故而不如繼續西進,新佔土地與徐國交換,並結好徐國從而讓徐國擋在前面,替我軍擋住衛國鋒芒。”

“但滋源郡畢竟是金銀大礦,徐國雖然元氣大傷,其國本尚在,只為孫國土地而放棄金銀礦產恐怕不會答應。”公良修擔心道。

滋源郡與孫國故地接壤,距離志國西部邊界也不遠,龍淵天王北撤後投靠了公良氏,順帶就賴在了滋源郡不走了,將當地的金銀礦盡數佔為志國所有。

滋源郡作為中原黃金白銀產量最大的礦區,全年金銀的產量佔整個中原的五分之一。

這個規模在當下可不得了,相當於全部中原數百個郡內所有金礦的總數,滋源一郡的金銀總額佔百分之二十。

對於徐國此種耕地草原各佔半,多數地區只能種兩季麥子甚至一季的貧瘠國而言,能夠躋身強國,與金銀的鉅額產出密不可分。

公良修很擔心徐國不會輕易用金銀產區換取土地,而公良義卻老謀深算:

“修兒,你以為,面對狼與虎,徐國更怕狼,還是更怕虎。”

公良修猛一愣神,不知父親何意:

“孩兒不解,請父親明示。”

“呵呵,狼貪婪而兇殘,虎兇狠而威猛,但前者雖小,然其所扼領地卻是後者數倍乃至數十倍,故而徐國更怕狼。”

“父親是說,徐國會敬衛國而遠之?”

“難道不是嗎。這衛國貪婪而野蠻,其貪慾之大前所未有。如今一朝從西海進入中原腹地,其國力在過去兩百年間不曾傷及國本。而反觀中原各國數十年動盪元氣大傷,衛國此時東進,無異於是病虎山中放進了一頭狼,病虎雖眾,焉能是強狼的敵手。

而且,我料定鹹王歷經此番驚嚇,定會割地以自保。如此一來,衛國再吞鹹國思水江以西土地,徐國見了做何感想。”

“孩兒明白了,父親是要讓徐國在糟與更糟間做選擇,以數郡之地,換取徐國的退讓。”

“正是。相比於失去滋源的金銀。徐國能得到更多的土地與人口,對於徐國而言,其過去十數年間損失巨大,人丁將比金銀更為重要。總體而言,徐國是得利的。”

“父親此言雖有理,可大王未必會同意呀。”

“若不想與徐、衛為敵,重蹈鹹國覆轍,大王會同意的。而且當此天下共討賊逆之際,佔了人家一郡所有金銀礦產,不給個交代,如何說得過去。此等無恥之事,大王不要臉,為父還要臉呢。”

最新小說: 暴宋 我在武工隊 大明:朱家老二,打造海上日不落 我姓王,我的鄰居武大郎 魏挽天傾 兵謀天下,我是趙雲我怕誰 大明小財神 大明:我擺爛了,老爹是胡惟庸 夢起出雲 我的祖母武則天 我家世子爺是粘人精 繡衣御史 逆天萌寶:神醫孃親蘇爆了 紅樓大暴君 紅樓之我全都要 權臣家的小嬌寵 大明執棋人 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 家父辛棄疾 我靠打鐵招紈絝小將軍為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