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消費力因素不變,而商品價格下降,應該更能刺激消費,現在鹽價砍了一半還多,老百姓反而還吃不起了鹽,百里燕怎麼也想不通裡面的蹊蹺。就是再窮,鹽價砍了一半還多,總不能不吃鹽吧。
這時滷侯繼續說道:
“老夫與鹹王曾數次派人前往各地詳查,但都毫無結果,老夫希望永興侯能儘快給老夫一個結果。”
“一定,在下一定儘快給滷侯一個滿意答覆。”
“嗯,老夫相信以永興侯之能,定能查的水落石出。另外還有件事,老夫想問永興侯。”
“滷侯請說。”
“老夫想知道永興城自建立之後,每年所需用芒硝巨大,城內到底有什麼,要如此眾多芒硝做什麼,與白鹼可是有關?”
“哦,滷侯何以見得與白鹼有關?”
“呵呵,那丁肅每季都從永興城運走數以千石的白鹼,故而老夫猜測,永興城內定是有什麼辦法,將芒硝變成白鹼,雖然丁肅拉走的僅是一部分,但城內定是還有其他用鹼之處,可是如此?”
“真是瞞不過您老,芒硝確實可以是可煉白鹼,而且是兩種白鹼,一種為純鹼,而丁肅拿走的則是火鹼,比前者更為厲害,但並非直接煉取,需要複雜技藝,滷侯不是想做這火鹼的生意吧?”
“老夫不管什麼鹼,只知這鹼用處極多,若能大量獲取,所得之利,不會比鹽利少,永興侯既能煉取白鹼,不知能否割愛。”
“滷侯是想要白鹼製法?”
“正是!”
百里燕萬沒想到滷侯會另闢蹊徑謀求其他生意。
鹼在當下雖不完全是官府壟斷,但市場卻是不比食鹽小,皮革、冶金、染布、洗棉、漂白、造紙、冶煉、鎧具等等都需要用鹼。
當下鹼主要來自天然採集的純鹼,既碳酸鈉、石灰,以及草木灰。碳酸鈉與生石灰反應可得火鹼,但百里燕還沒發現當下有用純鹼和生石灰加水反應制取火鹼的技術的流傳,砡工派也不掌握。
一則,可能是中原天然純鹼礦不多,主要以滷水和固體礦石的形式存在,當下勘探不發達,難以有效發覺和利用。
而來碳酸鈉遇水生成小蘇打,不易儲存,雖然小蘇打與生石灰同樣能反應生成火鹼,但這個過程不穩定,充滿偶然性,即便出現了,以當下生產力和資訊傳播速度,也很難大範圍普及傳開。
如鹹國就沒有天然純鹼礦,至少還沒發現,但是芒硝極為豐富,芒硝炮製後可入藥,是因為煅燒後的芒硝生成硫酸鈉,可間接獲得火鹼,其鹼性穩定,且十分厲害
食鹽作為當下最為壟斷產業,獲取的暴利極為驚人,火鹼作為現代化學三酸兩鹼的重要部分,各行各業所需用量極為驚人。
當然,滷侯是不會看到日後的,但僅眼下生產所需的純鹼、火鹼帶來的利潤依然非常巨大。
甚至不排除丁肅能在志國如此順利的傾銷火鹼,是滷侯在背後拿丁肅當小白鼠,去志國、宋國、徐國試水。
想透其中利害,百里燕更是胸有成竹,也發現了與這些權貴打交道的手段。
略作考量,百里燕同意說道:
“既然滷侯開口了,若是不捨,今日此來反顯得在下沒有誠意,不過在下有一個要求,還請滷侯應允。”
“但說無妨。”
“制鹼法有多種,眼下牽扯我鹹國機密,故而還請滷侯派遣可靠之人前往永興城,可另開煉池。
此外煉鹼有些危險,務必遵守煉製章程,稍有不慎,便會栽入其中燒成白骨。記得六年前鹼池擴建,有一新來之人栽入鹼池之內,最後連骨頭都沒撈著,還請滷侯斟酌。”
“這好說,只要能得煉法,一切都從永興侯安排。”
滷侯欣然允諾,百里燕繼續說道:
“此外在下今日此來,著實有一事相求滷侯,因牽扯國本,還望滷侯鼎力相助。”
“說吧,但凡老伕力所能及之內,永興侯大可說來。”
“其實,在下是想向滷侯借一萬寸金,二十萬寸銀。”
滷侯聞訊猛吃一驚:
“永興侯南征繳獲甚多,怎突然要借如此巨財做什麼,難道是大王不肯?”
“非也,其中另有緣由,待在下與滷侯細細說來。”
將錢坊之事與滷侯一番細說,滷侯更感吃驚:
“以金銀鑄銅錢,會否過於糜費了?”
“是有些糜費,但是對穩定銅錢幣值好處極大,也更利於在他國購買交易,如此我鹹國銅錢將更為值錢,從而能流入他國交易,而無需在用銅錢兌換成金銀,再兌換成他國銅錢,或是以純金銀交易,對我國將更為有利。”
“但老夫聽說,有些豪強能以銅錢煉取銅,而後坐等銅價、鉛價上漲在賣給官府賺取差價,如此不會重蹈覆轍吧。”